李欢
(临汾市实验中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新课标明确向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教学要求,要求其以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要求高中生对“法治是国家的治理手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深刻认识,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指明方向。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以完善社会法治民主,推进社会法治建设为重要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中掌握法治理论,并将法治行为落在实处,以自身作为新时代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为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化做出贡献。高中政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质量,提高高中生对于社会法治建设的关注情况,鼓励学生将法治意识与生活行为相结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而实现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目的。此外,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中,应当有计划引导学生对政治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促进学生认识法治化对于发展国家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后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中,提高自身法治意识与责任感,并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1]。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全面的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下面针对于具体的措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应以法治案例与课程重点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如,紧扣教学重点,通过对生活中典型案例的利用引导学生对政治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在真实案例情境中体会形象、具体的法治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活动受到启迪,从而使高中生在法治活动中理解与掌握法治规则、法治制度,并遵守法律、履行义务,了解国家当前的法治形式和法律知识。因此,政治教师应深化课程内容,将案例与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进而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掌握。
例如:在《经济生活》这节课中,教师教导学生“禁止在人民币上进行涂画”“严禁制造、使用假币”及我国法律中对于此种违法行为做出的处罚管理规定等真实案例,使学生在探讨中深入学习,并对其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围绕课程内容延伸“知识侵权”、“制作贩卖假药”、“贩卖国家机密”等经典案列,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充分理解社会经济活动必须增强法治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应用,从而使对各类法治知识进行系统掌握。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典型案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法治观念是法治化的主要因素,通过法治观念体现法治的实质精神与理想追求。教师在教学时对法治课堂进行合理建设,优化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法治观念的认识。此外,教师在建设合理课堂活动中应当紧密围绕主题,为优化法治课堂进行有效改革[2]。
例如:在《政府的有效职能》学习中,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通过模拟服务活动,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指导小组学生对政府职能进行讨论并进行陈述。教师在角色扮演活动后对政府职责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政府职能中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文生态等的作用,增进其对“法无禁止及可为”,“法定职责及旅行”的认知。教师根据实时热点等活动进行灵活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理念,积极探索法治知识,培养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兴趣并对其进行深入理解,从而提高法治意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治知识普及活动中,应积极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与法治意识教育相衔接,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实行法治行为,提升其对于法治的行动能力[3]。此外,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法治案例作为切入点,将普法行动进行灵活设计,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体会法治,在生活中实行法治。教师在学校开展的法治主题教学活动中也要将其与政治课程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形式多样的法治活动对国家法治化发展、建设进行关注,让学生明白法治在每个人的身边,法治社会将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学校法治主题活动开展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案情回放,视频展示等具体方式,教导学生对法治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明确我国的法律防范策略,使学生在法治意识培养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共同拓展,做一个尊法守法的公民。
丰富法治文化活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开展法治内容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法治意识,并对其进行全面整理与归纳,调动学生对法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其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增强其法治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秉承法治精神,提升其法律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