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昭通市民族器乐二胡艺术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9-01-13 02:21:54刘滢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琴行民乐昭通

刘滢

(云南省昭通市文化馆,云南 昭通 657000)

根据市文化馆工作计划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在杨馆长的带领下,我馆中职以上员工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撰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为昭通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于2016年11月-12月对昭通十县一区的二胡艺术发展,采取座谈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二胡艺术在昭通生存现状做了认真的调查,调研后就对策和措施进行了剖析与探讨,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昭通基本情况

二胡作为传统的民间乐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史。在这期间它经历了历史的考验。五.四运动后经过著名二胡艺术家刘天华的改革发展,到今天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的艺术瑰宝。二胡艺术在昭通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在20世纪40 、50年代,二胡艺术在昭通广泛的进入了各大剧团,不管是街头巷尾,田二间地头,居家庭院,随处可看,二胡艺术成了广大群众的掌中之物,耳中之音。在 50、60年代,国家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但昭通热爱二胡音乐的年青人热情依然较高,买不起二胡,就采取自制二胡、板胡、竹笛等。

二、二胡艺术在昭通发展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二胡艺术在昭通的发展的现状是二胡音乐爱好者普遍年龄大,决大多数是中老年人,通过对镇雄、彝良、威信、大关等实地调研,喜欢二胡音乐的基本上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盐津为例,盐津老年乐团拉二胡的最大年龄为80岁,盐津滩头乡知音乐队拉二胡的最大年龄为75岁,几乎看不到青年人拉二胡的身影,形成青黄不接的局面。看到二胡艺术在昭通发展的今天,也要看到制约二胡艺术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西方文化艺术思想的渗透,导致一部分人艺术欣赏取向的盲目性

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和平演变”中国的进程。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思想在一些年轻人当中逐步失去了市场;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受到了年轻人的冷落,一首疯狂的摇滚乐可以令无数人如痴如醉,一首经典的二胡曲却引不起他们的共鸣;一个三流通俗歌星可以令年轻人疯狂地崇拜,一个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却没有几个年轻人知道。这种现象对二胡艺术发展的制约是极为严重的。

(二)国家对县、乡、镇、村二胡艺术的教育经费投入不够,重视不够

我走访了从事音乐教学10多年的老师。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发现,在全国如火如荼的音乐教程改革中,民乐已在大中小城市热闹,而偏远山区静悄悄的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是国家对县乡镇村民乐的经费投入不够,县乡镇村因设施条件差,在编写教材时,忽略了民乐教育。据我调查,目前全市中小学几乎没有开设二胡音乐课,二胡只是作为赏析课让学生们听听二胡音乐。

(三)政府对二胡民乐经费投入不够,对民间琴行的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政府对民乐培训宣传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够,于是全市相继出现了多家琴行,分别有“清音琴行”、“ 佳艺琴行”、“云一琴行”等,有的琴行对昭通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大多数琴行以盈利为目的。我在跟琴行老板交谈中了解到,报名学二胡的学生聊聊无几,而学习钢琴、小提琴 、吉他、萨克斯等乐器的占主导。

(四)我市各级文化馆(站)对二胡民乐重视不够,辅导,培训缺失

我市各级文化馆(站)对民乐重视不够,对二胡民乐的引导、辅导、培训的缺失,加之各级文化馆(站)缺乏二胡专业老师,所以对二胡民乐的辅导培训开展不起来。

三、二胡艺术在昭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国家对县、乡、镇、村中小学二胡艺术的教育应纳入音乐教育的终生目标来实现

二胡艺术应从中小学抓起,二胡艺术教学可以由欣赏起步,建议在中小学组建二胡艺术学习班,把喜爱二胡艺术的学生吸收进来,聘请专业二胡艺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对学生进行专业二胡艺术教育,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定时训练,为学生架设二胡艺术学习平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政府重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传播和宣传二胡民乐,加大经费投入

一是对二胡艺术的教育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努力,政府要加大对二胡艺术的宣传力度与经费投入,要通过昭通电视媒体、报刊、杂志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建议政府每年主办一次市级的民乐艺术汇演,利用媒体加大对二胡、笛子扬琴等民乐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二胡艺术,从而引发大众对二胡艺术学习的性趣。三是建立民乐专家艺术人才库,加大对民间培训机构的监督、考核。对民间琴行培训教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师资水平等进行监督管理,促进琴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专业文艺团体加大民乐教育和服务力度

建议文艺团体要大力普及二胡艺术教育,因为这些文艺团体有较为专业的二胡艺术人才,有较高的演艺水平,如在今后的各类演出活动中多一些二胡、笛子等民乐表演节目。让二胡艺术工作者要跳出小圈子,走向民间,调动二胡艺术爱好者的参与热情。

(四)各级文化馆(站)争取各级政府和文体局的经费投入,积极开展二胡民乐辅导、培训工作

首先,把全市二胡专业教师和民间二胡技艺较高的二胡爱好者请来,由市文化馆请二胡艺术专家对他们进行再培训,让他们成为全市二胡教学的专业教师,对全市各级文化馆(站)的二胡艺术培训进行辅导和指导。市文化馆要为各级文化馆(站)提供适当的经费,各级文化馆(站)要把二胡、笛子等民乐的培训纳入今后重点工作来抓,让更多人得到较为规范的专业培训。在搞好培训工作的同时,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择二胡基础较好的人员到二胡艺术发展较好的地方学习。

总之,当前二胡艺术在昭通的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如何摆脱现实困境,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二胡艺术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明天更加美好辉煌。

猜你喜欢
琴行民乐昭通
发展中的昭通学院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 11:13:06
民乐国祥
天下琴行
乐器(2019年11期)2019-11-11 06:12:06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6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4
琴行产业遭遇的九大冲击(下)
乐器(2014年2期)2014-06-06 09:29:04
昭通作家群的困境与局限
西南学林(2013年2期)2013-11-12 12:59:00
民乐有个“王大妈”
中国火炬(2010年1期)2010-07-24 14:34:50
我,民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