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洲陂中学,湖南 衡阳 421819)
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为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完全把学生放在课堂的被动地位。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学生只是听老师讲,完全不去思考,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出的学生只会“听话”,而缺乏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学方式创新势在必行。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听到学生的声音,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并不能真正的做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多的变成了“一言堂”,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也不强。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习的意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生物学》“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查找几张食物的图片,如:牛奶,鸡蛋,汉堡,炸鸡,可乐,由这几张作为这堂课的导入,让学生回答,这几种食物哪种是既营养又健康的食物?教师在听完学生的答案后,可以给学生们讲解饮食习惯不健康会导致哪些后果,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营养不良、食物中毒等有关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要好好学习这堂课的愿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为什么现在初中生物教学成绩不明显,预期的教学效果达不到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在讲台上听不到或者是忽略学生的心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处于主体地位,而不是处于被灌输知识的被动地位。老师只顾完成教学计划,自说自话,而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不到主人翁的气氛,进而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给学生一个机会,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学生大胆的发挥自己的见解,让生物课的一言堂变成畅所欲言的学生个性发挥的舞台。这样的生物课堂才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学生在课堂中勇于展现自我,在今后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后才能有自己的个性,在更多的场合更多的展现自己,这对于高中阶段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课时,教师应保证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讨论的主题可以围绕当天的学习内容,如:你平时都喜欢吃哪些食物?你觉得这些食物健康吗?路边摊的食品你喜欢吃吗?路边摊的食品安全是否能得到保证?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一方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学生也在讨论中得到答案,更加深入的了解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知识。在这些贴近生活的讨论中,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在新形式教学方式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之中。无疑,小组合作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合作能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同时,在教师引导性的小组合作合作任务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握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在小组合作的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的融入课堂,思维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组合作更加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父母设计一份营养健康的午餐,在此之前,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合理营养,以及怎样搭配才能做到合理营养。让学生树立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的概念。小组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的掌握情况。就食品安全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搜集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如近年来的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意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提问,充分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合理利用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知识水平,提高教学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