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
(衡水市第二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美需要发现,需要鉴别,需要表达,更需要创造,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帮助学生形成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审美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接近美,塑造健全人格,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情感体验,促进健康发展。
审美教育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培养人的感知能力,强化人的想象能力,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通过教育传达一种美感,让人在美的享受中丰富精神世界,在美的欣赏中塑造人的健全人格的一种教育。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特点,它通常不是通过专门的训练来获取,也不以专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渗透在学校教育、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日积月累的美的熏陶中培养出来的。
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现阶段的教学任务是讲述理论知识,错误定位课堂师生关系,形成了不正确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了审美技巧理论知识点的被动接受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氛围中,学生很难主动投入精力和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因此,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扭转本末倒置的课堂师生关系,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想象力和思维的限制,这是审美教育个性化成功开展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高中语文审美教学中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为学生讲述基础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改变教学现状,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进行审美能力提升时教师不能进行过多干涉,要为学生创建相对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充分了解审美学习需求,有目的地改进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发展个性审美素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进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教学时,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带着学生结合初中知识点进一步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继而为学生讲述苏轼写这首词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学生下阶段自主鉴赏打好基础。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运用以往所学的技巧与经验分析苏轼在这首词中展示的情感和内涵,鼓励他们在鉴赏过程中体现自我个性,提高审美教育对个性化的发展效果,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其文化审美能力也能得到发展。教师在高中语文审美教学开展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这是他们个性化体现的基础,能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做铺垫。
转换师生关系是扭转语文教学观念的表现,是学生个性化审美培养的前提与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培养学生个性化审美需要,就必须将教师的审美教学设计融入到学生个性化审美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学生人数众多,个性化审美的需求也必须多样,再加上课文教学的要求,要将这些因素都统一到语文审美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不可谓不大。即使如此,高中语文教师还是应该借助熟悉学情来打通学生个性化审美培养的共性,找到切入学生个性化审美的最大公约数,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个性化审美的培养。而实际上,学生个性化审美的培养,也并不是语文教师通过教学来全面培养,而是通过教学设计的切入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培养的过程,这也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如通过《荷塘月色》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审美的培养。成功之处来自于教师通过月色之美的体验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美剖析,这有助于学生在文本解析中深入去体验作家艺术之美的同时,形成个性化审美的能力,甚至学生们可以将这种能力运用其他审美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站在文本的高度去引导学生,那么学生的审美教育就只能是单纯的课文审美,还不能进行文艺审美的层次。因此,笔者在教学总结后,还给学生们留下了张若虚的名诗《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把这首诗的月色之美与《荷塘月色》的月色之美进行体验,并写出自己对月色审美的全新体验的相关作业。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后就会对两个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不仅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而且还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审美的视野,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审美的需要。
评价是推动教学活动重要内动力,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到高中生学习质量,还有学习效率,所以在实施审美教育过程中,则需要重视教育评价,给予科学化的评价内容,从而增强高中生个性化审美能力的提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从兴趣层面着手,最大限度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审美教育,在已有知识的储备前提下,提升审美能力。由于高中生生活及学习条件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在学习能力及经验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导致其审美能力的差异性,所以在展开个性化审美教育时是需要基于他们的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个性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及难点部分,由于其描述的知识与我们生活相距甚远,从而导致在理解文言文时遭遇到极大的困境,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引,从品鉴文言文方面着手,培养审美能力,筛选其中的优美句子进行品读与鉴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审美意识的效果。例如,《出师表》中诸葛亮对于君主的忠诚,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能够调动高中生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同层面及角度分析文章所需表达的情感,以及想要渗透的情怀,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审美教育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学习现状的改变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完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