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河北省故城县饶阳店镇中学,河北 故城 253800)
最近几年,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思想不断传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代教学思想中的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逐渐受到教师的喜爱,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民主、科学、互动,显著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但是从最近几年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的情况来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有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改要求认识不清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管需不需要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都要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不感兴趣,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方面的不足,不能科学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进行组织和引导,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任由学生自己学习,课堂纪律混乱,严重影响到教学秩序,小组合作学习真正的教学功能未全面发挥出来,小组成员间的学习水平也不能明显得到提升。
如今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合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的实施下去,但是有不少学生缺乏合作意识,自我为中心现象十分明显,在合作过程中总想凸显自我,不从整个小组利益出发,学生的这种自我行为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顺利的实施,而且对学生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会产生影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积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能够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但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却不是很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般参与积极性较高的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愿意、不敢于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有自卑心理,怕被别的同学嘲笑。在这种参与性不平衡的教学情境下,任何问题回答,提出都是由基础较好的学生站出来解决,而其他基础较差的学生只是做教学的顺从者,长期以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与基础较好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渐丧失了参与语文教学的兴趣,甚至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消极态度,最终严重影响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
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分析新课程改革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应该全面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针,将教学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的重要措施,教师要摆正思想,避免教学的形式化,真正用素质教育理念武装自我思想,通过教师努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能够顺利推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团结合作所带来的巨大益处,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人意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要学会倾听别人想法和意见,不管这个意见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要认真倾听,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意见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通过他人的言语,让学生自主进行判断,进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去表达和交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也是改变学生过于自我的最佳途径;其次,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管是学习基础较好还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敢于质疑教师的观点,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要敢于质疑其他小组成员之间的观点,当然学生对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质疑的前提是要基于全面分析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一种行为,而不是胡乱质疑。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分组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分组。在分组之前,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全面的考量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含量,认知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等因素,将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保证每组成员都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带动,最终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转变理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科学分组,推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