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昊天
(河北省武强县武强镇马头完全小学,河北 武强 053300)
由于中国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学生眼中的老师往往“高高”在上,而许多教师也缺乏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意识,这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有很强的距离感。而课堂模式的改革的基础必然是教学理念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授课是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只有破除传统教学理念中的落后之处,才能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大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上都是老师按照书本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这样单一的场景,然而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会逐渐磨掉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时间久了便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离不开教师科学而灵活的教学方法。趣味性高、气氛活跃的课堂有利于培养综合性能力强的学生。
现阶段来看,小学教材不断发行新版,但是教材中仅仅是对一些表面性的内容进行更改,对于更为重要教学思想和理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我国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学生们甚至仍在使用早已落后于时代的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学生们的思想也在不断改变,所以教材务必进行实质性的更新才能够符合学生们的观念和时代的要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关注学生和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对学生保持关注的同时注重给学生留下成长和学习的空间,尊重学生的自由,与其平等相处。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必须对学生保持自信,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耐心引导和指点,在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下,避免轻易否定学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积极思考如何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语文课堂中收获到更多的东西,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课改要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仅仅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将课堂这一个小舞台留给学生,让其在舞台上充分展示和表现,同时教师将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上能够使教师从新的视角看待课堂,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的课堂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知自己亲身的参与体会和深入了解语文知识。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十分不利。所以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并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要适当,既要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帮助其理解和巩固知识,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打击其自信心和积极性。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适当的设置问题呢?这里列举一个实例:在教授课文《三亚落日》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三亚,身旁是蓝色的大海,微风轻轻地吹过,面对此情此景大家最想做什么呢?学生们有的说想要站在海边大声唱歌;有的说想要为美丽的景色阃一幅画;还有的说想要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等等。这时候冒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有学生想要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大家都十分不解。老师耐心的询问他原因,只见他说:“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共同保护,环保是最重要的!”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就是灵活有趣的课堂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是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老师教学模式科学而有趣,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利与弊并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器材向学生展示相关情景和画面,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和讲解相关内容。这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表达和发言的欲望,从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是从古至今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正是如此,小学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行灵活变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