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志华
(江西省丰城市剑声中学,江西 丰城 331100)
色彩是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学生掌握绘画语言、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色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巩固色彩构图基础,把握色彩之间的核心关系,学会整体着色,把握全局与局部之间的色彩变化使学生在美术课上能够准确地掌握色彩的相关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艺术修养水平的高低对个人人格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有较大影响。色彩构图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趋向和生活态度,对外部世界的情感意识,注重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鲜明个性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不断培养学生对色彩造型的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色彩构图的艺术内涵,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同时能够感悟色彩造型艺术的理论与技法,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色彩构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生活实际,着重训练学生对于色彩的打散与重构,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感悟“大自然的色彩”,去想象和品味“来自音乐的感受”,去感受和体验“色彩与嗅觉”等,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和生活中,去观察事物的色彩,获得生动的体验,不断萌生要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更好地去发现和捕捉生命的色彩,设计出新的配色,使作品达到较好的效果,达到较高的水平。
在美术课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色彩写生中构图清新,朴素,丰满,有力,富于韵律感,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就是要把生活变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应用构图规律的方法是必要的。美术教学中由于构图是画面形的处理和安排,是作者将自然的形变为艺术的形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介于构思和具体表现方法之间,因此学生掌握构图规律有助于对色彩画的艺术技巧及其它环节的理解,也有助于把色彩画的构思化作具体的艺术形象。所以,把握构图规律,并在深入研究构图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色彩教学,对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掌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对于技巧的训练和掌握往往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色彩构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图技巧的训练。
1.色彩构图讲究“概括简洁、以少胜多”的原则。作品色彩效果的好坏,并不在于用色的多少,关键在于色彩的选择与搭配是否恰当。因为色彩设计的作品,在展示上一般都要讲究一定的“视觉冲击”,那些用色少、搭配巧妙、简洁凝练的作品,常常会给人留下特别强烈牢固的印象。
2.色彩构图尤其要重视对“形象”的准确把握。色彩是构成事物形象的基本元素,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外在事物形成的感性积累,并且不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最终形成某种特定的概念。反映在画面上就成为一种形象与色彩之间一种比较固定的视觉心理。如喜庆的场面常用鲜明丰富的红、黄等色彩来表现;食品的冷冻和清洁卫生一般则用蓝、白色来突出。
3.作品鲜明的个性和多样化是不能缺少创造性的,所以要特别注重色彩运用的新颖和独创。色彩构图的技巧在于用尽可能少的色彩去追求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为了追求简洁大方具有审美价值的色彩,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色彩的选择与组合上,学会不断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特点,新颖独特的色彩格调,这样才能使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电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摄取、存储和处理视觉形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为色彩构图的教学提供了一种空前的便利。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更加直观地讲解并展示色彩构图的基础知识,不断拓展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色彩规律。教师还可借助于电脑直观形象地讲解、评析学生优秀的作品,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色彩构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的便利,围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基本的构图技巧和作品设计水平,用鲜明丰富的色彩来表达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与“色”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