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消化内科 (辽宁 大连 116000)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是大肠癌的前期病变,临床上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因此需及早诊断和治疗[1]。因饮食结构、家族遗传、炎性增生性等因素影响,大肠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症状表现为轻微的腹胀、腹泻、便秘等,一般易被患者忽视。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内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中全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最好的办法,经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则是切除息肉的首选技术。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1年内收治的68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加以在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探讨经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42.13±4.21)岁,平均病程(4.12±1.08)年,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41.93±3.72)岁,平均病程(4.26±1.20)年,实施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所有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均符合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研究。
1.2.1 术前护理
所有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明确息肉的部位、性质、大小等相关情况,常规清洁肠道,并在术前1d禁食蔬菜、瓜果以及肉类等,只食用易消化的食物[2]。医护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工作,向患者介绍治疗流程及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做好高频电发生仪器与其他相关医疗器械的检查调试工作,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1.2.2 手术操作
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手术,观察组准备相关器械,包括电子结肠镜EG-450、高频电发生频圈套器、高频电刀、电凝探头等[3]。让患者保持左卧位,右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手术过程中的反应情况。术者插入肠镜后明确息肉部位后调整镜头方向,充分暴露息肉,根据检查所观察到的息肉数目、大小、位置等信息,对多发性息肉采取由高到低的切除,若无法一次性切除干净则可取活检送病理诊断,分期分块切除,首要切除较大、恶化率较高的息肉;对个别扁平息肉,可在其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使之隆起突出,充分暴露出来后再行电凝切术;对分叶状>2cm的息肉,可采用分叶切除法;对息肉直径<0.5cm的息肉可电凝灼除或活检钳摘除。且患者需积极配合医师手术指导,密切配合让收扰圈套器的力度和松紧程度维持适中,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 术后护理
术后嘱咐患者卧床休息12h,禁食水,少剧烈活动或用力。流质饮食1d,半流质饮食2d,然后逐渐进食易消化食物到普食,以保持患者大便通畅。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出血、腹痛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上报,且术后定期接受复查,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方式的手术成功例数及手术渗血、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测数据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手术成功例数为34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85.29%(29/34);且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现出血的例数是2例,整组不良反应率是5.88%,对照组有4例患者术后有痛感,1例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肠粘连,整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4.71%。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给予对症处理,缓解不良发应情况,术后皆恢复良好。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大肠息肉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可以是单发或者多发,因症状轻微、不典型,患者一般是因便血、黏液血便到医院就诊经检查,不仅容易误诊为其他肛门疾患,还会延误检查与治疗,有发展为大肠癌的危险性[4]。且大肠息肉易出血,恶化倾向大,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所以应该尽早检查明确治疗方案,临床上则多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不适用于多发性息肉,且手术创口较大,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感较强,治疗效果还有待提高。而随着医疗技术的稳步发展,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安全有效,已经成为大肠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息肉形态和大小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5]。
在实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时,应注意有肠蠕动时应停止通电,以免电流干扰发生意外。电切时注意切除肿物不能与消化道壁接触,减少电凝导致的基底损伤,从而减少被接触面灼伤与消化道穿孔的危险。若无法将多发性息肉一次性切除,应采取分期分块的电切术,将范围较大、恶变可能性较高的息肉进行及时切除,且切除肿物大小应依据术者技术水平、患者自身状态、息肉暴露情况来判断。在切除大息肉时,可通过结肠镜推动或注入适量空气暴露出肉蒂部,再用一次性套扎线扎住肉蒂,进行下一步治疗。尺寸较小息肉则可直接套圈法切除。针对术后创面深浅不一、大小不同的溃烂情况进行修复,嘱咐患者适当休息,禁食多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6]。高频电切摘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创口小,痛苦小、安全有效、定位准确等优点,不仅降低大肠息肉的漏诊、误诊率,还能一次切除多个息肉,对多发性息肉的治疗效果也很好。术者的操作水平配合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减少或防止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85.2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经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的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显著,不仅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状况也更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