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中台学区 杜维奇
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犹如冰山之水下部分,是隐性的,但其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多数人会根据考试分数、课堂表现、作业表现等对学生简单地进行评价定位,进而分类进行教育指导,但对学生不同学习表现背后的心理问题往往重视不够,就免不了会好心办坏事或者事倍功半,这种倾向是亟须纠正的。根据对农村某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意志力坚定,但同时也还存在厌学情绪、学习主动性欠缺、毅力欠缺、兴趣不足、目的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是有厌学情绪。在对学习兴趣的调查中,喜欢上学的占70%多一些;害怕上学的占20%多一点;不喜欢上学的占5%左右。在对不喜欢上学的学生进行原因调查时发现:觉得学习枯燥、负担重的占将近一半;觉得成绩不好,在教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的占20%多一些。从数据来看,学习枯燥、负担重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是学习主动性欠缺。在对学习主动性的调查中,会主动问教师问题的约占30%;持观望态度的学生约占45%;不问问题的学生占比超过20%。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调动小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性。
三是学习毅力欠缺。在对学习毅力的三项调查中,从不抄袭别人作业的约占60%,有时抄袭别人作业的约占30%,可以看出,能自主地努力解决学习中困难的学生占比不是太高;几乎不边玩边做作业的约占90%,有时边玩边做作业约占10%,说明极少数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不够;从不拖欠作业的占比70%多一些,有时拖欠作业的占20%多一些,经常拖欠作业的占5%左右,反映出在有不少学生自制力较差。这组数据说明,小学生的学习毅力差别较大,可塑性强,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培养。
四是学习兴趣不足。在对学生喜欢课程的原因调查中,觉得学习起来很轻松的人数占比最高,接近40%,觉得教师讲得生动有趣的约占20%,认为学了有用的约占20%,觉得课程重要的约占14%。从对最讨厌的一门课程的原因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学不好的占比最高,接近60%,认为枯燥无味的约占30%,选择因教师要求太严而讨厌一门课程的占10%多一些。综合这些数据来看,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影响较大,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很有必要。
五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对学习目的的调查中:学本领、获得新知识的人数占50%多,考大学的约占20%,将来找个好工作的占10%多一些,喜欢读书的仅占不到10%,还有5%左右的是父母要求自己来的。这组数据,足以说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水平提高和身心健康。为了清除阻碍学生学习进步的绊脚石,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学习心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强积极的心理辅导。要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训练与辅导,通过理想教育、策略指导、榜样示范、行为分析等途径,以正面引导为主,注重具体的细节指导,侧重于策略性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应该向哪些人学习、正确的做法有哪些,并能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更要侧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可以尝试与学生达成“行为习惯协议”,以学生自控为主,教师和家长提醒督促为辅,适当配合以奖励、惩罚(学生在协议中认可的、约定的惩罚),逐步达到培养良好习惯的目的。
三是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行为动机的正确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行为的结果。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特别要着眼于学生的心理因素,如需要、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自尊和自信等。相比低年级来说,高年级学生的动机意识显著增强,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就会为学习付出更多努力、坚持的代价。
四是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由于每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每个人自身的优势、劣势各不相同,所以,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绩或遭遇挫折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非常必要。要引导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自我分析、同伴互评,加之以教师的点拨指导,从而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扬长补短,更进一步。
五是加强自信能力训练。自信是一种能力,同样需要训练。要善于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专长与潜能,并且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别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比如让学生帮助教师做些小事,帮同学解决问题,帮父母做些家务事等等,当学生做好这些事情时,教师、同学、家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总之,无论是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说,还是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目的出发,我们都非常有必要做好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从根本上去解决影响学生进步的因素,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