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 李世界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果不珍爱生命,那么对自己来说是一个终生的遗憾,如何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珍爱,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语文生命课堂的内涵主要表现在语文生命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课堂,是立足于人的发展,而不是立足于教学的进度。语文生命课堂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开展教学,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展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和语文在生命当中所产生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不仅热爱语文,更加热爱生命,也让学生在精神的世界里实现对生命的超越。语文生命课堂能够在完善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情感需求、追求学生精神自由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语文生命课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多元性、体验性、互动性和生成性上。多元性就是语文课堂内容具有生活化和开放化的特点,不仅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语文教材之中,还从生活中发掘可供教学的素材;体验性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与教学的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精神上的相通;互动性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课堂上的互动,能够实现与教学内容的互动,能够实现与自己精神的互动,能够实现与自己生命的互动;生成性就是让学生能够明白人的生命是一直在发展过程中的,只要人的生命没有结束,那就一直处于发展状态,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生命,从而为自己的生命赋予独特内涵。
高中语文教师想要进行良好的生命课堂教学,就需要有良好的自身素养,能够从心底里对生命产生敬畏和热爱,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生命的意义,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从教师的生命中看到一种生命的意义。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教学素养,带给学生更好的生命教学体验。
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生命教学,都是建立在以高中文本为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确立生命化的文本观,也就是说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材料应当体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体现出生命积极向上的一面,能够带给学生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另外,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材料也应当充分体现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能够带给学生启迪,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归宿,以便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实现生命的升华。
教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应当利用一些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行的教学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接受生命教育的时候轻松愉悦地学习,从而使生命教学的教学效率更高,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之,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