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德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在承担的“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中,严格按照《“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课程标准》(GYEY)、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的国培文件要求,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托,探索出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分类、分层递进式立体化培训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专题课程与微课程的有机结合。一是课程内容贴近一线农村教师实际,培训注重情境体验,互动参与性强,专家以丰富的案例解析和高层理念引领帮助参训教师解决一线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实践类课程达60%以上。二是必修课内容宽广丰富,既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课程游戏化、心理健康教育、师德教育、法治教育等高层前沿的理论,又有生命与安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实践性课程;夜晚的选修课开设操作性、实践性强的体育游戏、环境创设、音乐、舞蹈、手工等专业能力型课程活动,内容囊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三是设立儿童游戏、户外体育游戏、家长工作等专题课程,与小班化微课程相结合。以优质专家团队保障课程质量,注重课程实施与课后评价,课程实施动态管理,以淘汰制保证课程质量,配套作业本管理巩固参训学员学习成果。
树立一个根本不动摇,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课程标准》(GYEY),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托,对于乡村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尤其是中小学转岗的教师和非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以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以专家讲座、参访名校、教研观摩、实践跟岗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能力,以适应幼儿园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对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短期集中培训旨在提升保教工作实践和专业发展,尤其是引领教师培训力的提升,能够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培训方案,作为种子教师传播科学保教的思想,实现一人国培全园国培。2018年训后学员对“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满意度99.75%。
通过支教调研、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全面把握乡村幼儿园教师需求,如专业能力不足、资源短缺、观念落后等,在课程设置中切实以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高培训课程针对性、实效性。
保基本、促提高,建构“理念--方法--实践”知行合一的课程模式。课程既有高层专家的理念引领;又有更多的“不受教师专业条件、幼儿园教育资源限制”、现场感强、针对性强、简单易学、可操作性的实践课程。形成了“大班额专家授课--理念引领、中班额名师指导--方法建构、小班额跟岗研修--实践应用”的培训方式。
“扎根现场、解决问题”。参训教师进班跟岗观摩、备课、教研、参访名园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分享学习心得,跟岗学习在班级里观察教师和孩子的一日生活,感受到了老师带孩子时的生命状态和工作状态,看了就懂,学了就会,现场改进,拿来能用。教研观摩与模拟实战教研相结合,学员通过观摩名师组织的教研知道了如何组织教研活动,并且通过小组模拟实践教研巩固学习成果。“名师面对面”活动安排在集中讲座、跟班学习之后,提前学员收集问题,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名师结合自己多年带班经验和下乡支教的情况,力求给学员的建议回答贴近乡村教师实际,同时帮助学员找出背后的原因。24个实践基地供学员参观学习,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开拓参训学员眼界,特色鲜明的优秀乡镇幼儿园展现乡村资源的丰富性和可利用性。多元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基层学员看到农村的资源优势,建立发展信心。
高水平的专家团队是课程实施质量强有力的保障,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专家(冯晓霞、华爱华、王小英、王海英、叶平枝、周念丽等)为核心的授课专家团队保证培训政策和理论高度,经验丰富的幼儿园园长、教师、教研员(张秋萍、张春炬、徐菁、李丽。刘子涓、刘振民等)组成的一线专家团队保障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36位省外专家、22位省内专家和36位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名师组成强大的专家库,这样的培训专家队伍既具有针对性强、专业性与实践性兼顾的原则,又能满足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作业本管理。课程作业分类细致,设计跟班观察、优质课观摩、教研观摩、备课观摩、名师面对面、二次培训方案设计8类作业,为学员提供详细的作业辅导,引导学员反思性学习,使各项活动目的性更强、实践性更深,避免流于形式缺少深度思考。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学员每天都要以作业的方式总结一天的收获,归纳提升,把一天所学内化吸收转化。要求学员们完成一份培训方案设计,返岗后把自己“国培”学习成果与同事分享,很多老师回到园里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学习成果,扩大了“国培计划”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带动了基层老师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质量监管。课前多次与授课专家沟通,要求授课形式多样、多案例研析、突出参与性、贴近基层教师实际。学员填写的课后问卷,对授课效果及时评价,实时监控课程效果,实行末位淘汰制,保证课程效果和培训的鲜活度。
满足学员基本需求,引领学员高位要求,落实专业发展。多位高层理论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组成高水平、多元化的培训专家团队,满足学员偏爱实践性课程需求的同时,站在跨文化、跨地域、跨认识的高度上引领学员更加重视专业理论与政策法规,以理论指导实践,避免在职业发展中走错路、走弯路;更加重视自身专业性发展,增强学员职业认同感。
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顺应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方向,将幼小衔接、游戏与儿童发展、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去“小学化”融入课程,让参训学员明白国家的要求,培养理念先进、专业能力强的幼儿教师。
创新使用作业本管理(附件2),学习成果日志巩固当日学习效果,教研观摩记录表、跟班观察记录表、教育活动观察记录表分别对应观摩教研活动、跟岗实践、教育活动观摩,“名师面对面”记录表用于培训后期再次收集问题向名师团队提问,解决最后的困惑。教学活动设计是在跟岗导师的带领下设计和完善一节优质的集体教育活动,国培反思与总结表格用于最后梳理总结培训成果、制定训后工作计划。培训方案设计帮助参与学员更好地掌握学习成果,成为培训者,让更多的基层老师收益。整个作业设计注重反思和实践应用,是参训学员学习的有利抓手。
课程满意度高,2015-2018年每年国培课程满意率平均98%以上,2018年项目整体中“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安排”学员满意率中99.82%、“项目满足学员学习需求的程度”学员满意度100%。
学员成果转化广泛,十五天的学习期间很多学员用掉了四支笔芯,写满了两个笔记本。很多学员言真意切地在国培感想中写道“很累但是很充实”。南阳的许聪说:“这样的国培特别接地气,既严格又紧张,我们每天晚上不是讨论就是做作业,或是晚间实践课程选修,10点半前根本没有休息过,但我们收获特别大”。大家戏称我们的班级叫“黄埔军校”、“国培高三班”。涌现一大批优秀国培成果转化者,张趁新、张莉、李攀、王昭红、丁广利、王春艳等有利了地推动当地学前教育的发展。
课程资源丰富,整理上报教育厅国培项目办大量优秀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策略》、《国际视野下的家园合作与亲师协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前教育等》、《儿童的生长与学习》等20多个优质课件资源和《教研活动观摩研讨》、《名师面对面大小组研讨》、《音乐之声飘荡》等16个实践类课程资源。
多家媒体报道,先后有《中国教师报》、《教育时报》、河南电视台、郑州市教育电视台、映象网、大河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课程设计坚持突出实践的同时把理论学习当成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顺应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方向,课程中融入每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拓宽参训学员视野。课程设计思路清晰、可借鉴。课程实施中的精细化管理,如作业本管理和课程动态管理都是切实可以模仿使用的。高质量、高标准的专家团队和课程资源可以分享给其他参训单位,共享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