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晓红
(张家口市康保县忠义乡燎原学校,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近年来社会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但是人们的公德意识却并没有得到提高。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更加关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学校应该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观念不强,在不良信息面前往往不能进行很好的分辨,抵挡不住不良信息的影响,不能对一些问题进行很好的处理,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只要家长和教师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就可以帮助小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在引导的环节中出现一点偏差,一些学生很容易会变成人们眼中的“不良少年”。所以,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做起,这对于良好品格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道德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这些内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小学阶段是培养人们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每个学生都是有闪光点的,学生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与教师的引导是密切相关的。班主任应该正确面对每个学生身上发生的点滴进步,充分发掘学生积极的一面,在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学生积极的面对挫折,引导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在教学中班主任应善于通过赞扬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鼓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班主任应用发展的、期待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理解每一位学生,通过爱心与情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应在班级中展开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这既是通过集体教育个体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班级活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这对学生的德育行为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促进学生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在学生之间建立友谊、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良好风气。小学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对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应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最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比方在讲解圆周率时,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他在南北朝时期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的后7位,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实际上西方在中国发现以后的一千多年才发现。相信很多学生听过这段介绍以后,将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一种自豪感。班主任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群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自私、霸道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他们很多人不会关心他人,也不懂得尊重师长,有些学生连最简单的家务活都没有干过。针对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应该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矫正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在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时,应做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矫正他们的行为。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比方说鼓励他们在家中帮助家长做家务,为父母洗脚,为自己洗衣服等等。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对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进行了解。这样一来,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会共同帮助学生将存在的缺点有效的改正,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涉及到每一位教师,他们应该端正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从自身素质等方面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程度,提高自身德育工作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指挥协调能力,这些方面将会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功效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首先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本身的形象性与示范性,教师应从精神上、文化上以及道德上影响、感化学生,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并不是在一天养成的,教师要有耐心,通过学校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堂课,去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将榜样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班主任应非常有耐心。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才会获得相应的实效。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学生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