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平
(广州二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引言:我国从计划经济时期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很多企业的经营范围也从国内延伸到国际舞台。然而在大部分企业内,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就会忽视了员工精神层面的思想建设,这将会给企业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各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我国企业必须要深入分析目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新的工作思路,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强化企业内部的党建政工工作。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带来了多样化的利益分配,也使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化思潮,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了改变。这些原因都使得人们对政治的敏感度下降,社会责任感降低,在工作中丧失了政治思想意识。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工作场所忽视了党建政工工作的价值,很多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缺失,服务意识淡薄,更造成了各种贪污、违法、违规行为,给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富足安逸的物质生活中,单一枯燥的党性教育形式,传统的“三会一课”教育模式,使得学习成为文件式学习、被动式学习,很难吸引青年人在精神方面的全心投入。有很多青年人参加党性教育的学习,是为了党员身份所附属的名誉,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不是为了人民服务的光荣理想。正是由于党性教育缺乏创新,才使其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忽略,再加上很多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管理实行高进低出,更是使得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大大的降低。
企业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还取决于员工队伍的素质水平。而由于目前大部分企业忽略了对政工队伍人员的培养,一些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既无相关专业学历,也无未经过相关专业的培训。
一些企业党的领导弱化,组织涣散,导致党建政工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体系不完善。不仅制度不健全,管理也不系统,员工普遍缺乏整体意识和责任感。这样的党建政工管理系统没有发挥任何实际价值,反而造成了各种漏洞,使个别有心之人有机可乘,谋取个人私利,给企业利益甚至国家利益造成损害。
企业内部的党组织管理,不论是精神建设方面,还是程序和内容执行,都缺乏相应的监督。缺少了监督的力量,有些人员便少了敬畏之心,多了侥幸心理,对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漠不关心,造成了企业资产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却没有监督机制给予相应的管制和惩罚。长此以往,腐败成风,对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党建政工工作的负责人,首先应当树立起服务意识,即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政治觉悟,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福利待遇,优化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仅谋求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更要创造社会效益,造福人民大众。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应当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保持清正廉洁,保护国有资产不外流,从思想根源上杜绝贪污腐败。
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开展党建活动于培育企业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纲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企业工作的指南。
企业发展除了依靠时代机遇,更要依靠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明确员工的主体地位,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和经营需求,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科学的培训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提供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首先,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通过硬性的考核和绩效管理,保障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民主和科学的基础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其次,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的强化,统一全员的思想认识,形成大部分员工都能够认可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增强整体向心力,为各项政策落实和企业战略实施提供保障。最后,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环境,制定科学的执行系统,便于各项工作稳定开展。
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建立反腐倡廉机制,强化对管理者,尤其是高层领导者的监督,具体监督责任到人。一方面,从干部选拔、培训、考核等一系列程序中考察业绩和廉洁程度;另一方面,举办各种教育活动,推广廉政学习,严格维护党风党纪,从思想上根除以权谋私的萌芽。在不泄露企业生产经营重要机密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关财务信息等公开,由员工或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民主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优化企业党政政工工作效果。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加强企业党建政工工作有效性,在社会稳定方面就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企业内部存在些许政治素养不高、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但在未来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完善管理体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有效的改善和解决。通过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党建政工工作,稳定党建根本,推动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