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磊
(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中学,湖南 岳阳 414000)
根据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目的,在网络同步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必须遵循三个原则:问题意义性原则、情感同质性原则和行为交互性原则。通过对网络同步课堂的分析,发现课堂中师生无效互动的表现多为问题的无意义性、师生情感的分离和师生行为的交互性低。通过分析无效互动表现的形式,提出在课堂中组织有效问题、多样激发反应、及时针对反馈、构建亲密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及保持学生“心流”的学习状态的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教师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把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在传授的过程中,教师一味的教并不能保证学生高效地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来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并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要想在有限的互动时间内确保互动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筛选出能产生有效互动效果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抛出可能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互动,但不同的问题产生的互动效果完全不同。“你学会了吗”与“你刚刚学习到了什么”两个不同问题的抛出,得到的分别是学生机械的回答“学会了”和主动去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再次组织语言进行回答两种不同的效果。两者相比,后者才是我们互动想要达到的目的。因此,提出有具体指向、能使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建构起来的问题才能使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活动产生良好的效果。
根据互动的定义来看,互动是指两个客观事物之间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从其产生的作用来划分,互动可分为积极同向的有效互动和消极逆向的无效互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也可根据效果分为师生有效互动和师生无效互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必须产生积极同向的学习效果。根据“共情”理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与有过相同经历或有着相同目标的人产生情感的同质性。理解对方在遇到问题时的情感状态,并能使自己产生与之相同的感受。有着共同情感的人,在交往中会更加信任对方,更愿意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
在课堂师生互动中,以点头、鼓掌、举手等动作为主的行为互动是言语互动外最主要的课堂师生互动方式。一般意义上的行为主要是单方面或单向的,但是在课堂师生互动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师生之间的行为必须是双向的、相互的行为。与一般意义上的行为相比,交互性行为的主体与客体是可以相互变换的,两者之间的交互过程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在课堂师生互动中,互动可以是由教师来引导的,也可以是由学生发问产生的。多关注课堂中的交互性行为,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
在网络同步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离不开有效问题的提出,有效问题常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两类。我们把有明确限定条件和有标准统一解决方案的问题称为良构问题,把界定不明确、有多种解决方案需要学习者去思考探究的问题称为劣构问题。在远程教育中,要想引起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需要将良构问题与劣构问题结合使用,照顾到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学习中产生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当一个有效问题抛出后,需要教师用多样化的提问顺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反应,在常见的“漏斗”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扩展提高法”和“播种收获法”,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当问题解决结果反馈到教师这里时,教师需要及时整合反馈的类型和数目,针对提问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反馈评价。通过对问题有效的组织、激发和反馈,来提高网络同步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师生之间的亲密信任感更能帮助学生在网络同步课堂中认可教师,接收并积极参与教师发出的互动指令。在网络同步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善于倾听,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处理问题,在课堂上多运用网络表情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喜好,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互动交流,课下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和互动,了解学生在上课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听取学生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的建议,在下节课进行改正。通过线上、线下与学生多方面的互动交流构建亲密信任的师生关系,使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更加有效。
“心流”是指一个人把全部的精神投注到某一项活动中去,当一件活动有清楚的目标,有即时的反馈,能使参与的人有主控感,专心致志的去做时,对环境的焦虑感和不真实感便会降低。在网络同步课堂中,在课程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在课中设计情境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更多的学习活动中,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使课堂除了单一的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使学生更多地关注课堂内容而不是网络环境,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临场感,推动师生的互动更有效地进行。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偏向于通过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维护网络稳定安全来解决这个问题,却忽略了课堂中两大主体的互动交流。而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后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必须重视使师生思想产生交流碰撞的课堂互动过程,通过解决网络同步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