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基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调研

2019-01-12 07:35申珊珊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意向态度效能

申珊珊



“2+1”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基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调研

申珊珊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2+1”创业教育模式,是学生在完成高职两年学习后,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可以由所在院系(专业)转入创业学院接受创业教育。通过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1”创业教育班的前测、后测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1”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理性的金钱观,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并提升人际关系管理。在“2+1”创业教育后续实施中,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构建激励机制,促进企业积极参与,从而进一步夯实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2+1”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创业意向;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

2016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浙江省出台的《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试点“2+1”创业教育模式,此模式是学生在完成高职两年学习后,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可以转入创业学院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在创业学院,学生所学课程和学分与原专业第三学年的课程与学分对等替换,原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践也将由创业计划书与创业实践替代。作为首次尝试,需要及时了解此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创业教育有长期效果与短期效果,其长期效果是指学生实际开展的创业活动数量;其短期效果指接受创业教育后,学生创业意向、创业态度、创业能力等的变化。相应的,评价创业教育效果的指标就有长期与短期指标之分,要想有效测量教育效果,必须将二者结合[1]。国内外研究表明,创业教育有“时滞效应”,即,从接受创业教育到采取创业行动大约需要10年的跨度[2]。目前,尽管我国创业者趋向于年轻化,但是绝大多数创业者仍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开始创业。创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后,是否有创业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跟踪创业教育长期效果和收集相对数据研究者造成困难。目前,“2+1”创业教育只推行两年,短期内无法测度与评价长期创业效果。这些使得长期效果无法成为衡量“2+1”创业教育效果的有效指标。相对而言,短期效果比较容易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很好地反应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所以,在已有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创业教育效果的研究都以短期指标为主。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指出,个体意向越强烈,其采取实际行为的可能性越大[3]。国内外很多学者在创业研究中,都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探讨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这些研究也证实了创业意向可以预测创业行为。据此, Fayolle等人基于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以测量创业意向为主的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测量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三个因变量——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感知到的社会规范的影响[4]。这一研究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和借鉴,并基于此做了大量的论证和分析,结果显示“感知到的社会规范”这一变量很少被纳入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2+1”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已有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等起到正向影响。创业意向受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等的正向影响,但同时也受外部环境的调节。而创业行为的产生,除了受创业意向的影响外,更多受外部环境的调节,例如商业机会的出现、政府政策支持等。依据创业教育的作用机制,参考Fayolle等人[4]构建创业教育系统化评价模型,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去掉“感知到的社会规范”这一前因变量,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2+1”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模型。通过考察“2+1”创业教育对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向的影响来评价“2+1”创业教育效果,即如图1中实线部分所示。

图1 “2+1”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模型

(二)研究设计与假设

1. 量表设计

(1)创业意向的测量。

创业意向是指个体对是否采取创业行为的主观态度。通常来说,创业意向越高,个体从事创业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它对个体是否采取创业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对创业意向的测量通常采用多维度的李克特式量表。国内外学者对创业意向的测量并没有形成统一的量表,本研究借鉴了Chen[5]等人开发的创业意向量表,通过四个正向测项和一个反向测项即五个测项,多维度测量被测学生的创业意向。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制,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别赋值为1−5分。

(2)创业态度的测量。

创业态度是指个体对创业活动的看法。正确的创业态度对创业动机至关重要,对创业意向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不仅受先天人格特质等遗传因素影响,同时也会受教育等外部环境、后天经历的影响。可见,创业态度是可以通过创业教育进行有效培养和改变的。本研究借鉴Davidsson[6]提出的“经济——心理模型”量表,结合束方银[7]等的实证研究和“2+1”创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对量表进行了删减、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创业活动有关的三个主要创业态度,分别为:对社会贡献的态度,两个测项;对竞争的态度,四个测项;对金钱的态度,四个测项。

(3)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

创业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成功落实创业行为的自信心,体现了个体对自己创业能力的主观认知。国内外研究证实,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能力正向相关,一方面,创业能力的提高会增加个体从事创业活动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创业能力大小能够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反映。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对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研究时,都将创业自我效能作为测量指标之一。借鉴国内学者李明章[8]开发的创业自我效能量表,本研究最终形成了有四个维度14个测项(包含反向测项)的量表,四个维度分别为:风险管理维度,三个测项;人际关系管理维度,三个测项;机会识别维度,四个测项;创新维度,四个测项。

2. 研究假设

本研究旨在对“2+1”创业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其在实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能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推动“2+1”创业教育改革发展。本研究时间跨度为一学期,采取纵向设计,通过“前测-后测”比较,同时测量接受“2+1”创业教育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态度在学期初、末两个时点的状况。即,“2+1”创业教育效果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

=(1−2)

1表示为前测,即“2+1”创业教育第一学期开始时的测量结果;2表示为后测,即“2+1”创业教育结束时的测量结果;表示经过一学期的创业教育,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前因变量的变化情况,即“2+1”创业教育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已有研究表明,这一变化是不确定的,可能为正向的;也可能为负向的,如国内学者李静薇[9]、国外学者Hessel[10]等人的研究均表明,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具有反向作用,即创业教育效果越好,反而会降低创业意向。还可能为零,即不发生变化,如国内学者高桂娟通过比较分析各类型学校的创业教育,发现现阶段创业教育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11]。结合本研究设计,提出基本研究假设:

H:“2+1”创业班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及创业态度的前测测量值显著高于其后测测量值(1>2),即>0。也就是说,本研究假设“2+1”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前因变量有正向促进作用。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以“2+1”创业班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分别在当年9月(前测)和次年2月(后测)进行问卷调查,前测和后测分别发放问卷150份和136份,回收问卷140份和130份,回收率分别为93.3%和95.6%。对于个别缺失数据较少的问卷,通过平均值进行了填补并保留了问卷。经筛选,前测和后测分别得到有效问卷135份和120份。由班主任进行统一的问卷发放和回收,所以问卷总体填写质量较高,回收率也很高。前后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55份。

“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性别、专业、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等个体特征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2+1”创业班学生个体特征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类别前测后测 样本数占比(%)样本数占比(%) 性别男8764.447360.83 女4835.564739.17 专业理工科8059.267663.33 人文社科5540.744436.67 自己是否曾创业是2417.782722.50 否11182.229377.5 家庭是否有企业是4231.114033.33 否9368.898066.67 亲友是否曾创业是10074.079175.83 否3525.932924.17

表1显示,后测数据中,女生占比39.17%,有明显提高,说明退回原院系的男生多于女生(“2+1”创业班在实施的第一周为试读,在此期间,可以选择退回原院系)。很多研究都表明男生的创业意向大于女生,也更愿意接受创业教育。我校开设了巾帼创业班,教授女性相关行业创业的知识、技能,激发女生创业意向和授受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降低“2+1”创业班的女生流失率。理工科占比63.33%,也有明显提高。可见,人文社科的学生流失率高于理工科的学生。这说明我校理工科的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意愿高于人文社科的学生,也侧面说明其创业意向高于人文社科的学生。从后测数据来看,样本量变少,但是学生自主创业的样本数仍然变大,说明在创业学院学习期间,有学生落实了创业行为。

三、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通常,通过对测量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来保障调查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信度检验是为了检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常用Cronbach’s系数检验,其值越大,说明量表的一致性越好。一般情况下,Cronbach’s值大于0.6即可接受。本研究前测和后测的各维度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见,各量表的信度较好。

表2 量表信度分析(Cronbach’s α值)

效度检验是为了检验测量的正确性,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构建效度。本研究的量表都是参照经过验证成熟的量表,所以,内容效度较好。构建效度将利用KMO和 Bartlett 的球体检验进行检验。通常,KMO>0.5,Bartlett球体检验的<0.001,说明效度可以。本研究前后测各量表的效度检验结果见表3。可见,各量表效度良好。

表3 量表的效度分析

(二)研究假设检验分析

1. 创业意向的前后测比较

本研究利用SPSS23.0软件,通过均值比较对创业意向的前后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4。表中平均值差值是前测减后测所得。

表4中数据显示,创业意向的前测值与后测值并无明显差异。即经过一学期,“2+1”创业教育并未对学生的创业意向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被试自我选择效应”的存在,即选择进入创业学院接受“2+1”创业教育的学生,其本身的创业意向就比较高。而且,学生在参加“2+1”创业教育前,都学习过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创业基础”,而已有研究有表明,创业意向并不会随着参与创业学习的时间越长而越强,创业教育是存在一定的边际效果递减的[8]。

表4 创业意向前后测比较

注:反向测项已做正向处理

2. 创业态度的前后测比较

通过均值比较对创业态度的前后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5。表中数据显示,“2+1”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创业态度影响并不明显。但是,接受“2+1”创业教育后,学生创业态度的金钱维度表现出明显的提升。对社会贡献的态度、对竞争的态度两个维度的表现值没有明显变化。

经过一个学期的“2+1”创业教育,学生对金钱的态度维度上得到明显提升,说明“2+1”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对经济的理性追求,树立理性的金钱观,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态度。

3. 创业自我效能的前后测比较

通过均值比较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前后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6。表中数据显示,接受了“2+1”创业教育后,学生创业自我效能的人际关系管理维度表现出显著的提升。但风险管理、机会识别、创新三个维度的表现值没有显著差异。创业自我效能整体的表现值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人际关系管理维度的显著提升。

表5 创业态度前后测比较

注:**表示<0.05

“2+1”创业教育,在人际关系管理维度上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这说明我校依托园区,产教融合的开展“2+1”创业教育有了一定的效果[12]。创业教育班的每名学生配备了一名创业导师,理论课余,学生跟随导师进行实操训练,并进入导师的公司进行创业实习。丰富的园区资源,帮助学生拓展其人际关系,加强其人际关系管理的信心和能力。

表6 创业自我效能前后测比较

注:**表示<0.05,*表示<0.1,反向测项已做了正向处理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发现,经过一学期的“2+1”创业教育,评价指标并没有显著提升,即“2+1”创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对金钱的态度、人际关系管理两个维度的表现值显著提升。这可能由于在本研究调查的时间跨度内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不够完整,创业实践及孵化还没有展开。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2+1”创业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发现,接受了“2+1”创业教育的学生,其经济理性、人际关系管理能力有显著提升,说明依托园区,产教融合的“2+1”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2]。将园区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多样的创业实践基地等资源提供给学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但是,其创业意向、创业态度整体并没有有效提升。可见,“2+1”创业教育的整体效果有待加强和进一步提升。

(二)政策建议

在后续“2+1”创业教育实施中,需要继续保持与园区和企业的高度合作,多方协同,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完善课程体系,使其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程翠基于学生视角对创业教育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诉求主要是创业知识(包括两个层次,专业知识和补充性知识,如交际、财会)、创业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社会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技能性能力和管理性能力)、创业心理品质[13]。可以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后续实施在“2+1”创业教育中,逐步完善课程体系,丰富创业课程体系,使其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同时,要对师资队伍进行专业与兼职老师的融合,提升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第二,构建激励机制,促进企业积极参与,从而进一步夯实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依据园区,产教融合开展“2+1”创业教育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仍需要进一步促进其园区企业的深入、全面合作,继续丰富创业导师、创业实践基地等资源,保障创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

[1] 沈超红,谭平.国外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有效性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2):3-7.

[2] 沈超红,陈彪,陈洪帅.创业教育“时滞效应”与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4):3-7.

[3]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J]. Organization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179-211.

[4] Fayolle A, Gailly B, Lassas-Clerc 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mes: A new methodology[J].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2006, 30(9): 701-720.

[5] CHEN CC, GREENE PG, CRICK A. Does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distinguish entrepreneurs from manager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8, 13(4): 295-316.

[6] DAVIDSSON P, HONIG B. The role of social and human capital among nascent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3): 301-331.

[7] 束方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教育效果评价[D].南京:南京大学,2013:18-22.

[8] 李明章,代吉林.我国大学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基于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的实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79-85.

[9] 李静薇.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研 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182-186.

[10] Hessel O, Mirjam P, Auke I.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shipskills and motiv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0, 54(3), 442-454.

[11] 高桂娟,李丽红.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 34(2):22-29;112.

[12] 申珊珊.“2+1”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基于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2):86-90.

[13] 程翠.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44-45.

2018-03-09;

2018-10-20

温州市2017年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2+1’创业教育实施的效果评价——基于学生视角的实证研究”(R20170037);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基于2+1’创业教育改革实践研究”(2018SCG223)

申珊珊(1989—),女,安徽明光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联系邮箱:630442413@qq.com

G711

A

1674-893X(2018)06−0127−05

[编辑:游玉佩]

猜你喜欢
意向态度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