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大马庄完全小学,河北 唐山 063000)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授的时候,老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的创设出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通过创设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下文将对小学数学教授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进行探究。
老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授课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对所创设的情境的内涵和要求掌握不好,使得创造的问题情境有效性不足。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通过生拉硬造创设出的问题情境严重缺少生动性和趣味性。情境的创设不仅要找到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还应该重视数学问题的本质性,因为数学虽然源自于生活,但是更高于生活。
这一问题体现在情景创设的选材与学生的生活状况不符,不能很好地将问题切入到情境当中,使得学生很难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理解,从而也很难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目前小学老师的教学手段相对比较传统,而且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死板,对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掌握的不够充分,尤其一些年纪较大的数学老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的非常少,数学教学思路也比较守旧。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时候只限于教材当中的情境。使得对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内容以及目的掌握不到位,没有准确的领悟到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掌握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真谛。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主要是根据数学教材中的素材,然而不同地域的学生生活习惯不一样,致使国家统一教材的指导性就显得非常无力,从而导致创设问题情境难度增大,而根据陌生的生活环境创建的问题情境也是很难让学生接受。
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引导学生的情感投入为立足点,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创设的情境当中包含学生在生活当中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以及学生的感想。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情境创设的关注点不一样,年级低的学生更偏爱游戏和故事的情境,年级高的学生相对喜欢发生在身边的情境[1]。在构建问题情境的时候,重点在于切入点。因而老师应当非常的懂得学生的心理,才能找到学生的关注点,调动学生持久学习的热情。由于小学生感知程度的原因,在数学教学的时候确实需要创设有趣的情境。但有趣并不是评判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唯一原则。还在于所创设的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2]。
例如在学习“矩形周长”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实物矩形展示,让学生亲自观察触摸,帮助学生感知什么样的图形是矩形,然后用丝带绕矩形一周,之后将红丝带从矩形上拉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矩形的一周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可以计算其长度,渗透数学学习的思维。
老师不应该直接将问题单向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
例如在教《单数和双数》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情境图:20个球编上号,按照红、黄的顺序排列。师问:荧屏上的球有黑的和白的,每个上面都写着数字,我背对荧屏,你们随便念出其中的数字,我都知道球是什么颜色的,同学们相信老师能说出来吗?哪位同学先来呀!老师每次都能猜对,学生一定特别好奇。通过这种情景的教学,学生会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望,非常有兴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大多喜爱做游戏。老师可以带学生做游戏,通过游戏环节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3]。
比如,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拿出标有单价的橡皮、铅笔、文具盒等物品,让学生们分别扮演超市的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在游戏中感受加减法,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重要性,从而认真学习数学。
结语:数学教学当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通过合理的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相结合,更多的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