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京虎
(河北省张北县张北镇中心小学,河北 张北 076450)
我们的英语要体现人文性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有针对性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有的放矢地寓教学于学生的喜好中,为英语课堂增色生辉,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年来的英语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人文理念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心里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能力差。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要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就要从教师主导的“教中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而推动学生英语发展的决定因素就是“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缺乏新鲜感和强烈的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地分散,他们便会情不自禁地动一动、玩一玩、乐一乐。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应使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作为一份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一项艰苦的任务让学生去负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尽力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人为本,投其所好,满足学生旺盛的精力,好动的欲望。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乐,全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前,我们许多英语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生活化、交际化,而面这个问题,我们往往束手无策,因为“课堂成了与生活割裂的空间,知识成了从生活中剥离的纯粹的知识,课堂中的人也成了为物所牵的非自由的被异化的人。” 因而,要还课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句话道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为此,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想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赞扬与赏识。”这就是说,任何人的学习都需要不断地激励,而小学生天生特别喜欢被别人夸奖,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他们对教师的赞扬更是兴奋不已,教师轻轻的一句夸奖都会使他们内心泛起狂澜般的巨浪,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使评价更开放,所以,我们绝不能吝啬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真诚的表扬和鼓励,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关心、赏识学生,向他们说一句贴心的话,留一个会意的眼神,做一个安抚的动作;要正确对待学生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意见和想法。
总而言之,我们的学生是有着完善的生命表现形式的人,是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主体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人;而我们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克隆,也不只是能力的强化。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让人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英语课堂,是顺应新课改的时代要求,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