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平
(重庆市南坪中学校,重庆 400030)
读图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地理学科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内容,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教材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可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历史读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而读图能力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也是非常受重视的,如何使学生通过历史图片收获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如何学会更加准确的读懂地图中的信息,成为学生目前的主要学习任务。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这一议题的提出是针对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现阶段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目标也不明确,教学的重点也始终围绕着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考试成绩而言,并没有充分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受到重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有待提升。地图是历史知识最为直观的一种表达方式,被称为第二语言,地图包含着众多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内通能够总结出更多的知识;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地图既是历史教材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任何正常有效的教学都要充分利用地图。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运用地图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能力。
历史图片在中考中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的,很多历史选择题和阅读理解题都是从图片中获取知识的,因此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懂图片背后的历史事件,同时还要达到熟练的记忆程度,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知识的转移和迁移能力加以培养,发散学生的读图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通过历史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历史图片,将教材中的内容真实、直观的反映出来,丰富了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多样性,同时通过不同的图片类型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为了让学生正确读图,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观察地图,但学生在看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学生缺乏地图基础知识,分不清图上的东西南北,不了解各种地图的意义;有的学生看图没有按一定的顺序,没有重点,没有目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学生孤立地观察地图,忽视了地理环境的整体少于;有的学生不善于多角度观察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学生读图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次,观察地图要有整体性。在看地图时,特别是看区域性地图,不能孤立地看一条线,或者一个点,而要进行综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或者一个面。再次,看图时要注意多变换几个不同的角度。看图一般总要观察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应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图解、勾勒,使主要地理事物更加突出明显,加深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印象,这样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起来。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让学生们发现了更多的历史图片的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图片,能够给学生们带来很多感官上的刺激,同时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能够将教材中的图片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影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也会变得生动有趣。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历史读图能力培养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明确初中历史知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媒体技术将相互关联的图片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图片知识的鉴别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图片加深对历史发展趋势的认知,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地图,利用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进行地理教学,潜移默化地营造积极应用地图的氛围和习惯。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读图学习,通过读图来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的良好习惯。
历史读图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采用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明确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高效教学,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构建高效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