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学理研究

2019-01-12 23:30陈昊陈锦鹏所鹏飞
魅力中国 2019年4期
关键词:爱亲仁学亲亲

陈昊 陈锦鹏 所鹏飞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一、引言

“有教无类”的核心问题有二:其一是为什么能“有教无类”的问题;二是如何能够实现“有教无类”的问题。前者关涉孔子的仁学思想与“性命”学说,后者则关乎儒家关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即行人道以合于天道。儒家的“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人皆有的根本自然,此性是人的共有之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道由性出,此“道”是人人共由之道,教化的根本依据是人性,教化的目的是教人行人道以做人。人性上关天命、天道,下关人道,其中包含着教化的根本哲理。下文将从“仁”、“性”的角度分别展开讨论。

二、“有教无类”所涉及的基本学理问题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与“有教无类”

“仁”字较早的字形结构是上“身”下“心”,讹变为“忎”,简化为“仁”。《说文解字》云:“仁,亲也,从人从二”。《中庸》言:“仁者人也”,郑玄注曰:“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再者,《论语》载樊迟问仁于孔子,孔子以“爱人”答之;而“仁”字上“身”下“心”的结构亦表明其本意当是“心里想着人的身体”,与“从心从人”,表示“心中思人”的“爱”字的本意相近。这表明“仁”是指彼此之间的一种亲和与温情。综合上面的说法可知,“仁”是人际间互敬互爱的观念与意识。此种互敬互爱的观念意识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或空洞的口号,而应被置于特定的人际关系当中去理解。

从《论语》上来看,孔子和儒家最重视的关系有三种,即父子、君臣和朋友。父子所代表的血缘亲情关系是整个人际关系的基础,早在孔子以前就有“为仁者,爱亲之谓仁”的说法,孔子以后的孟子亦言:“亲亲,仁也”。所以“爱亲”、“亲亲”是“仁”的首要规定。那么如何“爱亲”呢?,《论语·学而》言:“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所谓孝悌,是就父子兄弟间的关系而言的,“孝”只发生于父子之间,以直接的纵向血缘关系为基础;“悌”则只发生于兄弟之间,以直接的横向血缘关系为基础。孝悌不是别的,其实就是对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兄弟的爱,它是“仁”在父子和兄弟关系中的反映。既然儒家视“孝悌”为“为仁之本”,这就说明了此“亲亲”、“爱亲”不同于“事君”时的“忠”和“与朋友交”的“信”而具有了“本”的意义。这就自然地形成了“爱有等差”的观念。

如果把“仁”仅仅局限于血缘亲情的范围内,只强调其“亲亲”、“爱亲”的一面,那就太狭隘了。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他还主张“泛爱众,而亲人”。上面提到的“人”、“民”、“众”表明此仁爱观念并不局限于血缘关系的狭隘范畴内,而是一种更为宽广博大的爱。孔子之后,孟子更赋予仁以“爱物”的内涵,这更能证明儒家之“仁爱”非狭义的“亲亲”之爱。

那么如何沟通“己”与“人”的关系,将“爱己”与“爱人”相联系呢?孔子提出了“推己及人”的方法论原则,这在孔子那里有两处表述。一处见于《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另一处见于《论语·卫灵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都是以自己的真实感受作比方,首先立足于“己”,然后从己出发,进而推己及人。只不过前者是从积极方面来说的,由自己的“欲立”、“欲达”,推想到别人的“欲立”、“欲达”,并进而促成别人“欲立”、“欲达”的实现,而儒家教化则是“立人”、“达人”的重要手段。

既然《中庸》言:“率性之谓道”,人们循性而为即可,何必还需要教化呢?其实不然,所谓“率性之谓道”,可作两方面理解:首先,圣人自然率性而行,率性而行以尽性之全体大用;其次,作为普通人来讲则是由教而学而习,反身而求,自尽其性,此即“修道之谓教”。所以“修道之谓教”就是通过自尽其性以明圣人率性之道,进而得道成德之意。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学思想作为“有教无类”的重要理念,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其“有教无类”教化理念提出的重要的思想基础;同时,“有教无类”的教化思想也是孔子仁学观念在其教化领域的重要表现。

(二)人性论与“有教无类”

“性”字本于“生”字。阮元、傅斯年、徐复观、唐君毅等学者皆以“生”释“性”。“生”甲骨文字形为“”,本意为出生,故《说文》以“象草木生出土上”释语“生”。此“生”初指草木之生,继指万物之生,此中亦包含人之生。《说文》释“性”为“人之阳气,性善者也”,此以阴阳释性情,乃汉儒义,非性字本意。《白虎通》以“仁义礼智信”释性,此孟子之后说。傅斯年认为“先秦遗文皆以生为性”,且主张“独立之性字为先秦遗文之所无,其独立字义自《论》始有之”。

徐复观先生一反傅氏之纯语言学之训诂考证方法推究字义的路径,通过对早期典籍有关“性”字文章的上下文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了“人生而即有之欲望、能力”义,且此欲望能力又能被心所感知,故从心。

“性”字多指人的自然生命要求与欲望而言,无明显之善恶倾向。直到后来孔子、子思、孟子之儒家学派,“性”字之含义发生了诸多演进与变化。在来源上,主张人性上承于天,是继承天道“生生之善”之结果。在内涵上,除了生而即有的欲望和能力外,还加入了伦理道德的内容。他们承认人的食色之性,但更重视人之为人的本性在天德良知方面的内容。孔子之“克己复礼为仁”,子思之“修身”、“尊贤”、“亲亲”等治家国天下之九经,孟子即心之“四端”以言性善等观念都是对人性中的仁义、德行与良知的重视与强调。故而在人性之善恶上,自不必说,其性善的倾向甚是明显。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则在这条由天到人(子思之“天命之谓性”),又由人上达于天(孔子之“下学上达”、孟子之“尽心、知性、知天”)的演进历程上尽显无疑。此人文精神从根本上一言以蔽之,即重人的精神。研究儒家教化,则要以能体现此种人文精神的人性、人伦、人道、人之历史文化的存在与价值为探究对象。因此应该对于孔子“有教无类”思想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爱亲仁学亲亲
兄弟草原
孔子的孝观念及其内在理路
握手亲亲
拗九敬老
做妻子一辈子的“拐杖”——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干子村农民许志礼护妻爱亲事迹
亲亲你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济源市枳城镇计生协评先、评模促和谐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