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风雨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生态视角的深入探究,中国画艺术领域中对生态问题的关照,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并表达出对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艺术思考。生态美学理论、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为中国画生态视角的发展提供了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画在生态艺术体系中不断尝试和丰富自身语言并进一步寻找符合中国画形式规律的生态艺术审美体系。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哲学思想就宣扬人与自然共生和谐、尊重自然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及佛家认为的“众生皆有缘”等思想,都体现了哲学思想上的极高智慧,表达出先人对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深刻思索,并要求我们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协调。可以说,古代先贤哲理、现代生态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在艺术实践中的持续介入,使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逐渐成为指导艺术家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通过运用中国画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社会、文化伦理、精神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当代中国画本体领域里面尝试新的艺术探索。这种审美活动,不仅为绘画中自然艺术观的表达增添了新的路径,也是当下生态观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艺术回应大众对生存环境关注的诉求。
带有生态视角的国画作品的大量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也使美学思想等发生了较大转变。艺术家进行创作构思时,一方面,尝试从生态视角出发,以“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性去关照生态、人、社会、自然,把生态观的最高价值奉为圭桌并作为参照体系去展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存在境遇;另一方面,又以刁侃等形式在画面中表现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普通大众参与生态和谐建设的正确意识,帮助普通大众确立正确的生态思维。
鲁枢元提出的生态学“三分法”,既自然、社会还有精神生态学三种形态,为生态艺术理念在当下国画的生态艺术实践发展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归纳和梳理。事实上,进入90年代以后,国画中以生态视角为主要艺术内容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才开始集中出现在公众视线面前,如李孝萱的《都市众生》;田黎明的《雪域净土》;魏怀亮的《路上风景》;刘庆和的《水g火》《流星雨》;邵戈的《城市垃圾》系列以及徐累、方向、何帅臻等人的作品等,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各种内在的精神矛盾和紧张情绪。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其他交叉学科在生态领域中的运用,使艺术创作的思路得到拓展,让艺术家的种种焦虑,由隐喻的、象征性的艺术手法转变而成为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赋予了作品更大维度和深度的生态艺术理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当代中国画的生态视角通过不同艺术语境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与生态复杂的关系,折射出国画在当代思考关于如何更广泛地呈现生态艺术内容的表达方向,体现了当下艺术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和体悟。另一方面,也折射了艺术家对生态问题的较深层次的反思,从而建构出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生态责任感,这对唤起公众反思“人类中心主义”行为下所产生的现有生态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国画艺术创作题材的拓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生态艺术视角在中国画中的快速发展可以看出,中国画在生态视角框架下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较于其他艺术领域,这种生态艺术视角的作品在国内整个艺术领域中的影响力还略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整体数量相对偏少,创作主体和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与西方同行相比都略显不足;其次,高质量的艺术作品相对偏少,还缺乏更多高质量的符合当代生态文明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绘画作品;再次,目前,学术界对国画生态视角相关理论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对指导目前艺术创作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最后,生态艺术视角的兴起,推动了国画在生态艺术领域中的参与度,展现出了国画不同的艺术视角与潜力,但仍然缺乏有学术性影响力的国际性展览。虽然当代国画中的这种生态艺术视角在艺术形式、语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仍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