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山水画与印象主义风景画的比较研究

2019-01-12 10:01内蒙古大学
艺术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轮廓线印象主义景物

□陈 明 内蒙古大学

一、背景

米氏山水画作为中国山水画史上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与同时代山水画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风貌,体现了米氏父子敢于尝试,突破常规,追求“平淡天真”的艺术境界。同样敢于大胆革新,打破传统的还有西方的印象主义,它与科学原理相结合,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 形成了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新画风。

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一)以自然为原型

中国山水画家会游历四方,观察山川河流,或以自然为原型,或以客观景物再现为主,或注重主观意识,抒发胸中逸气。虽然米氏山水画风格迥异,信笔作画而不求精细,以全景整体感受为主,但其参照的景物必然不会脱离自然。《洞天清录》记载:“米南宫多游江浙间,每卜居择山明水秀处。其初本不能作画,后以目之所见,日渐模仿之,遂得天趣。”由此可见,米氏父子也是以自然为师,在客观的景物参照下主动寻求变革。

印象主义的主要理念为通过对光的表现来体会大自然的瞬息万变,捕捉和描绘物体在阳光下的微妙变化。他们将画架从画室搬到户外,这不单单代表着绘画场地的改变,也代表着绘画方式的变革。印象主义画家注重写生,以自然景物为原型,大多外出描绘自然风光,以客观景物为参照,一气呵成,强调偶然性,画家们将绘画过程与自然相融合,力求表现自然一瞬间的状态,这一幅幅动人心弦的作品,折射出画家体验自然时融入其中浑然一体的境界。

(二)主观意志

米友仁的作品不局限于自然中具体的景物,而是经过内心的感悟,将所见、所想之客观物体形象化,将其转化为画面所需要的形象和符号,再与自己所追求“平淡天真”的理念相结合。米氏山水画气势磅礴、淡雅优美 ,叫人身临其境,这无不体现着画家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其对世间的认知。

虽然印象主义以户外写生为主,但其追求的是某个时间点的一瞬间,有不少的印象派画家会凭借自己的记忆完成作品。不论是面对自然写生还是仅凭记忆完成作品,画家们都会有自己的认知,从构图到色彩或多或少都会受他们主观意志的影响。艺术的价值在于其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将绘画从客观自然的再现转向主观精神的表现,反映了印象派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

三、标新立异

(一)轮廓线的处理

米氏父子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林,运用简笔淡墨表现烟云朦胧之意,不求装饰,崇尚天真,所以其作品中轮廓线较为模糊。与宋代以来强调勾勒轮廓线与表现物体质感为重点的山水画相比,米氏父子画中的物象并没有被勾画出明确的边缘线。米友仁作画善于使用清水提前渲染,再用淡墨一层层渍染,使轮廓融于块面之中,天空与山体处以大量的水来运墨,使墨色浓淡不一,形成特有的朦胧之感。轮廓线虽然是米氏山水作品中与众不同的一小部分,但也同样具有创新性的特殊面貌。

轮廓线在绘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与背景的微妙关系。印象主义重在表现景物的一瞬间,作画时间较为简短,表现手法比较随意,有时轮廓线与背景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看起来具有朦胧之美,不像古典主义那么拘谨。这使整个画面更加活泼、奔放,彰显了印象主义的典型特点。

(二)绘画自身语言的价值

米氏山水作品充分地展现了绘画自身语言的价值所在,“墨戏”是他们的乐趣所在,落实到笔墨技法和画面形式上,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不论是从构图上还是对画面的认知程度上都足以彰显其独特的品位与格调。米氏山水笔墨技法的施展,开创了中国画的新语言,预示了山水画发展的新时代和新途径。米氏父子的认知是超前的,就算将他们的作品放到20世纪现代派当中,也会是大师级别的作品。米氏云山的出现把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技巧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也是由具象向抽象发展的一次飞跃。

从19世纪印象主义开始,绘画本身的语言价值开始被发现,画家们不再使用统一的酱油调子,也不再信任传统的学院模式。他们开始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并将自己的情感赋予画面中,使绘画自身语言的价值极大可能地发挥出来,画面不再是客观物体的复制品,而是有血有肉的艺术品。之后的新印象派以及20世纪的现代派无不受着印象主义的影响。不论是米氏山水画还是印象主义,他们都使绘画自身语言的价值开始展现出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史是发展的,艺术的发展与时代是同行的。虽然本篇论文相比较的两个流派的时代不同,绘画语言不同,但是通过比较研究后发现,他们仍然有着相同的共性。不论是米氏山水画还是印象主义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的发生对中国和世界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轮廓线印象主义景物
立体图像任意剖面轮廓线提取方法仿真研究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一种有效的秦俑碎块匹配算法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