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瑞 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中国山水画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宋代达到巅峰。这期间不仅涌现出一大批山水画家、画作和相关文学著作,而且作品的规模之大,种类之多可谓史无前例。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在创作思想、构图语言、笔墨用法和意境营造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对后世的作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宋代山水画的审美意蕴对现代山水画的创作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宋代山水画描绘的景象主要是客观物象,追求写真与山水画的形式美,其内容丰富,无论是全景山水画还是小景扇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们以仰视、俯视、平视、近视等多元化视角及相应的构图技法,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由于宋代山水画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所以研究宋代山水画不仅能体会古代山水画的特征,还能促进现代山水画的发展。
山水画自隋代从人物画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历经五代南北朝,直到宋代进入成熟和繁盛期,这不只体现在作品的规模和数量上,更体现在形式语言和绘画技法方面。宋代山水画更加丰富多样,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的方法,经过众多画家的实践探索,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突破了早期山水画“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形式,使画中的山水面貌符合自然规律,空间、树木山石等处理得当,峰峦起伏有序。全景构图式的大山大水之气势和边角取舍式的山水之清秀,使山水画更符合现实中山水的面貌。宋代山水画的构成形式众多,包括开合、呼应、对称、平衡等,而且宋代山水画在空间布局和构图关系上,更讲究宾主呼应、繁简参差、虚实藏露等形式规律的合理使用,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语言为宋代山水画增添了色彩。
宋代山水画追求写真,我国的传统美学也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宋代前的许多作品要求艺术家在创作时注重观察自然和内心感受。“观物取象”的“观”是直接观察、体验和感受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取”的意思是提炼、概括、创造;“象”既指对天地万物的模拟反映,也指以客观存在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总结来说就是以客体的形象和生命进行艺术创作。在宋代山水画中,观物之法多种多样,视点处于自由游离状态,可上可下、可左可右,不固定于一点。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便是“以大观小”,这种观看方式的视点高且远离自然万物,空间的广度和深度都没有局限,留给观者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被称为“全知视角”。山水画最重要的不是满足观众的视觉美,而是把观众带入画中,使观众和画家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人物合一的境界。这就要求画家在作画时把握好每个部分的观物视点,考虑到画作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将其统一起来以带动观众情感,让观众能欣赏山水、体验山水。
宋代的山水画家以文入画、以诗入画,讲究诗情画意,以写实为基础,而绘画艺术的发展又深受诸子百家文化的影响。例如,道家的“虚无”,佛教的“四大皆空”等,“虚”和“空”引申到山水画创作中就是与写实相对的写虚,山水画的虚与实是历代画家都在讨论的话题。宋代早期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与建筑的写实,虽然画面工整。但是缺少灵动感,直到宋代中后期,引入了虚的概念,出现了以虚写实的绘画方法。“实”是指画面景物聚集、排列浓重的地方;而“虚”则与之相对,指画面景物排列简要、松动、清淡,甚至完全留白的地方。“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是在创作中减少人物、景观的笔触,以较少的笔墨和浓淡变化展现真实景观,在虚中写实,当中的“虚”并非空白之处,而是相对于“实”的虚淡简略之处。这种艺术手法极其看重画面景物位置的经营和笔墨的运用,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丰富山水画在空间的表现,调动观众情绪,还能在留白处给观众留有想象空间。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很早之前就注重抒发创作者的情感。早在北宋初期,很多画家开始营造山水画的意境,并逐渐发展,尤其当时苏轼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将作者的情感与文学作品紧密相连。“摹情写意”的“摹”指画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生活,然后将其化为作品;“意”指意境,这种艺术观念就是以简练的笔墨展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并抒发画家的情感,能够为画家创作提供足够空间。
宋代是我国山水画发展的成熟时期,以其特有的创作思想、构图技法和审美意境对后世的山水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宋代的水墨意境将见素抱朴的文人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宋代山水画不仅继承了前朝的写实,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对其做出了创新,融入了写意之美、虚实之美等,表现了宋代文人热爱山水、体验山水的想法,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