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琳 上海爱乐乐团
频率越低,我们感觉到的音高越低;频率越高,我们感觉到的音高越高。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标准音高a1=440Hz。能够到达最低钢琴音域的乐器有低音提琴、低音大号、低音大管等。能够到达最高钢琴音域的乐器有短笛。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人耳听不见,它广泛用于工业、医学等,如B超可用于检查身体,因为它是声频,对身体无伤害,所以比X光好。
a纯音是指只由一个单一频率振动构成的乐音,这在乐器中很少。b复合音,指由多个不同频率的振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叠加而成的乐音。复合音的简谐振动的频率与最低音的频率呈整倍数排列,进而形成泛音列。
一个乐音的振动是由多个分音构成的,这种分音通常也称为泛音。最低频率的那个分音,称为“基音”。泛音与基音成整倍数增长,这样音高才能固定。
指两个不同的音构成音程。最基本的音程是八度,具有同音的感觉。最小的音程是半度,现在通行的十二平均律就是把一组音分成了十二个半音。十二平均律的半音=100音分,一个八度就是1200音分。音高和频率的关系是倍数的关系,任何频率只要是2/1的关系,那一定是八度。这种关系可以推广到任何音程,即任何音程都可以用一定的频率比来表示。十二平均律的频率比和自然律音程的频率比是不一样的,这样我们就要知道音分的计算方式。
要比较不同音程之间的差别,就必须要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这个尺度就是音分。而计算音分,就要分析音程与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具体的计算方法我们就不说了,我们只要记住音分的计算公式为3986×log10(f2/f1)。
这是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完全相等。八度半音音分的关系是:一个八度=十二个平均律半音;一个十二平均律半音=100音分;一个八度=十二个平均律半音=1200音分。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了广泛使用,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因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转调。十二平均律最早是我国明代朱载堉发明的,但并没有使之成为和声学、音律学。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巴赫是复调大师,他使十二平均律得以发展,他写过著名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从24个大小调入手,每个调都包括一首前奏曲和赋格曲,技术含量极高。十二平均律的音准简而言之就是把音按照等比数列平均分成十二份,这样的一组等比关系,无论从哪个位置开始奏起旋律都是一样的。所以十二平均律的音准是最方便评定音准的标准。在演奏转调、快速音阶、经过句,半音音阶、减七和弦用时,用十二平均律是适合的。笔者认为十二平均律的音准是演奏弦乐器的最低标准。
我们要先看一下音分是怎么计算的:纯五度:3986×log10(3/2)=3986×log(1.5)log10(1.5)=0.17609=3986×0.17609=701.9音分。与十二平均律对比:702音分(自然律5度)与700音分(十二平均律),差2个音分。大三度:3986×log10(5/4)=3986×log10(1.25)=3986×0.09691=386音分。这386音分是纯大三度,比400音分的十二平均律小一点,十二平均律的大三度不是纯的大三度。小三度:3986×log10(6/5)=3986×1.2=3986×0.07918125=315音分。315音分是纯小三度,而十二平均律是300音分。
由此可见,我们在演奏弦乐器或乐队训练(如结束音)时,演奏双音就不能用十二平均律,这样的音准听起来是不准的。
笔者觉得旋律性音准其实指的是用五度相生律演奏。五度相生律的特点是:凡是五度,都是纯五度。大二度之间比较宽,小二度之间最窄。一般弦乐调弦即是纯五度关系,演奏旋律也是用这种关系,即半音靠得很近,如C#靠近D、Dь靠近C,那么C#比Dь高,导音升高靠近主音。我们在演奏慢的乐句时,要注意这方面问题,多注意调性音准。如G大调升F-G,如F#偏高一点,听起来比较舒服,否则总有一种不准的感觉。Bь大调导音到主音A-Bь,为了突出它的倾向性,增强它的解决强度,Bь要低一点。
音准问题比较复杂,在实际演奏中,演奏者往往要将几种律制结合应用。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都需要演奏者认真聆听、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