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中国画专业书法教学探析

2019-01-12 02:43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笔墨中国画书法

□黄 瑞 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师美术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也面临着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外部社会的变革与内部运行机制的欠缺。面对相对较少的专业课时量,教师既要稳健地培养学生的师范基本能力,以适应时代对中等学校师资的需求,也要为学生考研升学、专业创作、文化素质建构等个性化的长远发展打好专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好衔接。具体到中国画专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让学生所学能更好地联通传统、当下和未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价值并可持续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及教学中的探索

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之中最有影响的命题是“书画同源”。从文字学上来说,汉字与绘画有着相同的起源,即史前图案符号。书法和绘画都是由图案演变而来,文字也是象形的,这是汉字与绘画的原始关系 。“书画同源”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唐代张彦远的“书画同体”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写道:“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1]

这里的“书”指的是汉字而不是书法。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书画同源”在古文字学上可以成立,但是以书法的笔法绘画的“同源”却是后世文人画家一厢情愿的建构。尽管“书画同源”的命题存在激烈争论,相互关系也有消长,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书与画是紧密相连甚至合二为一的,并促成了宋代文人作画时关注笔墨自身的观念转向,其开创的中国画新境是历史的存在。

中国画在近代以来一直是在争论中探索前行,也推动着中画教学的机制改革,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等前辈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画教学,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将中国画教学放在中西方的艺术格局中进行比较扬弃,以确立中国画的思想体系和话语权力,形成了不同的教学主张,这也构成了目前大部分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育体系的基础。可以说,中国画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建构中国画的学科结构。回首国画教学的一个世纪的道路,受西画影响深刻,这种体系形成学院教学体系的主流,但其思维方式、艺术标准与价值判断也逐渐显露出弊端。

近40年来,高校中国画教学对传统基础的认识有所调整,各院校师资、特色、教学条件存在差异,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都围绕着中国画的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即造型、笔墨、画理,这三个方面构成中国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高等美术教育的中国画教学方面,笔墨的概念曾一度因突出造型而被削弱甚至消解。中国画专业的书法课程的设置与重视程度也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

1988年,卢沉在《美术研究》上发表《第一画室的教学主张及探索》,指出过去中国画系的基础教学存在的几点缺陷,其中之一就是传统没有被认真地吃透。

“既然国画系历来是强调传统的,为什么说传统也没有学好?中国画讲究笔墨,水墨画的主要特点是书法入画,笔墨要求的核心就是书法趣味。这是中国画有别于其他东方艺术的重要标志,但是书法教学没有纳入我们国画系的教学内容,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绘画传统本身,对水墨画的艺术语言、形式构成也缺乏科学的分析研究。因此,对于传统的学习难免流于低层次的模仿、复制式的临摹。”[2]

这种情况在当时全国的中国画教学中是一种普遍的存在。1988年在《美术研究》同期,张立辰发表《画鸟画与第五工作室》,针对写实描摹的弊端,提出加强对传统的继承并学以致用:“中国画系学生虽然可以借助西洋素描的训练方法较快地把握对象形体,但不等于即可塑造国画艺术形象,期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花鸟画室的学生,必须重视解决以笔墨结构造型的基本规律,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创造个性的艺术语言打下基础。”[3]

2003年,田黎明提出中国画系本科教学的“宽”与“厚”两个维度:两年基础制是建立在一个“宽”字上,中体西用、以中为主逐步建立起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中国画理念……三年级进入专业工作室,教学重点放在一个“厚”字上,由多能向一专发展,通过由技进道的课程体系,将课程的内容与艺术修养和艺术感觉联系起来。以艺术感觉为教学思路加深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学习现代文化的经典,为四年级进入毕业创作奠定厚积薄发的笔墨文化之基础。[4]

当代中国画教学基础课的显著变化是对笔墨问题的重新审视,那么如何在具体教学中体现书法课的意义呢?当前的高师中国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不同程度地存在书法教学的缺失,形成畸形的发展。书法课程的充实为笔墨锤炼、体悟传统艺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我们应当重新研究,传统才能被唤醒。

二、高师中国画专业书法课程的设置与问题

高师美术课程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各部分又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高师中国画课程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学科专业课程的必修与选修区域。书法、篆刻一般设在选修课内,具有辅助性色彩。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中还存在“重技法、轻理论”的教学现象,与中国画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往往浅尝辄止,既缺少专业的教师,也没有合理的课时安排,甚至没有设置课程。只重视国画专业的技能训练,忽视鉴赏与人文的教学,或只重视鉴赏理论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建立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联系是高师中国画专业教学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书法课为例,即使设了书法课也是作为选修,而且缺少书史、书论的辅助研究。学生在书法学习中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大多数国画专业的学生没有书法基础,兴趣偏重绘画;其次,在实际教学中书法课往往随着课时的结束而结束,缺乏长期的自主学习;最后,书法见效周期较长,导致容易忽视其基础性作用。

回顾历史,我们更容易看清书法教学面临的问题。传统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书法用笔的刚柔、曲直、流利、顿挫、轻重、缓急等节奏变化和绘画的线描息息相通。北宋画家郭熙云指出“用笔不可反为笔使”,强调画者要有驾驭笔锋的能力,不可没有法度地“信笔”。书法的“写”是指“心随笔运,取象不惑”的状态,学习的不同阶段对“写”的含义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书法的笔法训练可以为中国画的用笔打下基础,建构参照体系,历史上很多画家都能做到书风与画风相统一。

在古代,文人画家并非职业画家,大都没有受过专业的造型训练。但是每个文人都从识字开始就伴随着书写,而且反复临习。学习汉字的书写不止于交流的功能性,而是带有审美意象的启发和培养,如“千里阵云”“高峰坠石”“屋漏痕”“锥画沙”等。临习过程自然是对字的点划结体的矫正。陈平在《我的山水画教学观》一文中谈到书法教学时说:“书法的学习与研究是中国画母性的根本问题,理解并把握了书法,对中国画而言是一个飞跃。我们的书法学习是教大家如何在书法中取得良好的书写感觉,良好的点线形质,良好的笔墨意蕴。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就像素描是西画的基础一样……努力在‘一画’之中、点线之中体会与把握高韵、深情、坚质、浩气、苍浑、精准等书法艺术的真谛。”

笔者认为,这里的“精准”包含着“形”与“意”两个方面,这就触及书法研习与绘画训练的一个共通问题——造形。书法锻炼了手指的敏感,腕臂的控制力,对于加强绘画的表现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文人士大夫画家并不是专业画师,却可以进行绘画创作。从这个角度看,书法学习本身既是审美培养也是造形训练。“线”与“点划”作为最主要的造形意识,在中国书法、篆刻、绘画及雕塑作品中气脉相通,这些本质特征在书法实践中能更加深入地领会。

三、加强高师中国画专业书法课程的必要性与途径

有人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中等学校美术教师,使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要广涉而不要求精通。言下之意是高师中国画专业不是培养艺术家,不要对专业能力要求过高。诚然,专精与通识确实在一定教学阶段或程度上存在矛盾,但这种观点显然忽略了学生的志趣和长处的差异性。实践证明,凡是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都会有牺牲和浪费,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事实上,近几十年的高师教育培养出了数量和质量可观的艺术家,为中国美术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因此高师美术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也要兼顾培养美术工作者的可能性,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力。因此课程教学改革不应以牺牲学生专业能立的锤炼为代价,高师中国画专业的书法课在地位和课时上应该加强而不能削弱,并且应拓展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跟进后续辅导,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好的教学过程能让各个程度和志趣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结 语

温故而知新,发现问题,也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高师中国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精研本学科,也要关注当代其他艺术文化领域的走向,并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样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当教师,还是从事专业创作或者其他行业,都会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笔墨中国画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中国画
笔墨童年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书法欣赏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