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 厦门工学院
通过对大自然、生活中的事物的观察和绘画作品的欣赏,我们可以发现肌理现象似乎随处可见,这些肌理所产生的美感及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也各不相同。同样,其也能在创作过程中带来独特的美感,无论是东方艺术家还是西方艺术家,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无论是在不同题材还是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创作中都有人在利用肌理效果。肌理是一类艺术语言,其作为绘画语言的运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重视及拓展。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不应总是局限于书上、画册上或指导教师传授的肌理知识,而是应该在了解研究课题的背景及现状的基础上反复理解,形成有文化、有内涵的肌理。在作品的画面中,肌理的呈现是多样化的,因此,我们要熟悉不同的绘画方式,然后思考画面肌理的深处蕴藏了什么。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不应总是局限于书上、画册上或教师传授的肌理知识。生活是艺术的表现,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吸收,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天空的绚丽多彩、海边石头的斑驳沧桑、晚霞的热烈梦幻、古道的曲折蜿蜒、山岩断壁的鬼斧神工、清晨阳光的欢快灿烂、夜晚的繁星点点,这些自然现象,都告诉我们自然界中也有无限奇妙的、变化多端的肌理美。当这些自然界中无意存在的肌理现象被画家们借鉴到架上绘画进而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出给人同样感受的艺术作品时,肌理便应运而生了。
大凡物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它们就像显微镜下的细胞,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有的平整光滑,有的粗糙斑驳,有的轻软稀疏,有的厚重坚硬,这些物体表面附有的或日积月累产生的纹理变化,便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自然形态,即肌理。艺术肌理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不但能丰富作品创作的表现力,还能增加绘画作品画面整体的生动性及趣味性。试想一下,倘若我们面对的是雄浑磅礴烟雾缭绕的太行山,那层层褶皱似的山岩、斧劈状的石痕,使人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内在的撼人力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的丘壑纵横,峰峦起伏放眼望去的千变万化尽收眼底;还有那烟花三月的江南水乡古镇,身处其中方可体会细雨无声、意犹未尽的朦胧美。这些外表存在与可触可视的肌理背后还蕴藏着更多的意境美,聪明的画家们发现了自然存在的肌理美,并逐渐将各种自然形态的肌理纹样作为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从而产生艺术肌理,使画面一样能够传达出某种意境。例如,我们站在平静的湖畔,微风吹过湖面产生的波纹会通过视觉传达给我们湖面的肌理感觉;通过卫星发回的月球表面图,我们可以看到月球表面明显凹凸不平的质感。
同时,不同的肌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力,如大理石肌理表现冷冰、华贵的感觉,布纹肌理则传达了亲切、柔和的质朴感觉。细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光的反射会造成光感的分布不均,会在物体表面产生不同的光泽度和效果:细腻光滑的表面,则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强,给人们传达出轻快、愉悦的感觉;平滑无光的表面,对光的反射较弱,给人传达出含蓄、安静的感觉;粗糙有光的质面,反光点也会比较多,会给人笨重、杂乱的感觉;而粗糙无光的质面,则会使人感到稳重和悠远。
通过平时的绘画练习可以看到一些特殊肌理的制作能使画面产生可触可感的特殊艺术效果,这是平涂着色难以达到的。笔者曾经在毕业展上看过有人利用水泥在画布上塑造了一种粗糙可触的质感,这种质感给人带来的是平时画面平涂较难展现的粗犷厚重。由此可见,肌理在绘画创作中常用来充分表现物体的外在特征,是一种灵性的、感动的、脱俗的超然对象。颜色的一层一层叠加、笔触的纵横交错、色块的斑斑驳驳、枯与润的并置、厚与薄的互衬、虚与实的分布,形成了丰富的肌理美,增强了绘画表现的说服力。
当然,在绘画创作中,我们应根据艺术内容的取舍、侧重,灵活地运用各种效果不一的肌理制作方法。例如,众所周知的法国19世纪新古典主义绘画,画面几乎是看不到肌理的。发展至今,一些绘画家在画布上将绘画颜色堆得厚厚的,甚至有些厚得几乎可以以浮雕论,他们把绘画颜色所可能做到的肌理语言发挥到极致,表现为激烈和炫目,是一种视觉冲击力很强的风格。它是变化的,是源于自然的,所以在我们看来是有着生命力的。
通过对肌理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肌理能够塑造丰富、微妙、含蓄、斑驳、透气等视觉效果,质感不同则肌理不同,或是复杂华丽,或是原始质朴,都是为了丰富作品的本身效果,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传达不同的内心感受。同时其也能作为一种装饰效果,这也充分体现了肌理作为独特的艺术语言,在画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视觉美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