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俊娴
晨间体育锻炼的有效组织和实施,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添加剂,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园户外活动场地利用率很高,尤其是大操场。每周承担十二节足球课以及下午的足球队训练任务;其他小操场负责为晨间锻炼、下午活动以及各班级的体育课提供活动场地。
晨间活动时,往往是全园幼儿同时出来活动,无法保证活动的“质”。此外,有些教师将晨间户外活动看成游戏活动的补充,仅仅满足于材料的提供,而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指导和接收幼儿反馈还有所欠缺。
课程游戏化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课程观、教育观和游戏观,并正确理解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内涵。此外,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素养,这样才能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活动。所以,我园定期会开展园本研修活动,同时依托市体育组成员带来最新动态、研究方向及时进行学习;此外,还采用我园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关于健体课程方面的研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明晰总目标及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健康发展目标, 并根据《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手册》一书中的《晨间锻炼评估表》,来指导和评价晨间锻炼的有效性,为有效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依据。
以往幼儿都是同一时间出来活动,造成因人均活动面积不够导致的活动拥挤的现象。我们先从时间上进行调整,小、中、大班错时开展活动;其次对场地进行再划分,原来两个班级合起来玩的场地现在为一个班级的活动服务,并充分利用走廊、楼道等场地开展更多形式的活动。
1.充分利用空间,采用循环方式提高趣味性
大班场地相对规整,采用“外循环+内循环”的方式,合理利用场地。如在外循环跑动,采用每一圈不一样的锻炼方式让幼儿有新的玩法,使幼儿觉得既有趣,还锻炼了身心。中班则充分利用连廊、上下楼梯等各个活动场地,将几块场地有机联合起来,做到走、跑、跳、爬、绕障碍等技能的灵活组合,使幼儿在充分运用中锻炼身体。
2.划分不同功能的体育锻炼活动区
我园充分利用场地规划不同的锻炼活动区。如在收纳碳化积木的箱式小火车上,充分利用各种造型让幼儿在上面钻爬;连廊地形特殊,我们将标志杆放进去,让幼儿运球绕杆走;在围墙上悬挂小圈,设置“练兵场”,创建投掷区;甚至在大型玩具的下面,我们也尝试让幼儿匍匐爬,充分利用每一块场地。
3.合理投放活动材料并选择项目
晨间活动的材料是丰富多变的,材料的投放是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有购买的,有自制的,吸引着幼儿全身心投入,激发了他们的锻炼热情。
在活动中如何自主选择锻炼项目呢?我们采用《晴、雨天活动计划表》让幼儿提前进行选择,有针对场地的选择,有针对身体部分锻炼而提供的器械的选择。运动项目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阶段要达到的水平进行设计的,同时教师也会对幼儿的选择进行统计并指导,对活动内容进行不断调整。
1.选择趣味性活动内容,创设趣味盎然的户外活动场景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我们创编有情节的游戏场景来吸引幼儿保持运动的兴趣。如在跳跃区中,我们悬挂颜色鲜艳的气球、水果模型等,让小班幼儿模仿小猴子和小袋鼠的动作,不断地跳起,用手触摸。
2.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井然有序地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与幼儿约定游戏常规,如取放玩具的常规、换区时的常规、安全游戏的常规等,促使幼儿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做到井然有序。
3.教师观察指导,调动幼儿参与晨间活动的积极性
在晨间活动中如何把握幼儿的运动量?我们通常采用教育观察法和自我感觉法来进行判断,通过观察幼儿的外部表现如呼吸情况、出汗量、完成动作的质量、注意力等方面来判断幼儿生理负荷的情况。同时,引导幼儿自述自己的感觉来测定运动量,当幼儿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了,引导幼儿在休息区休息、饮水、脱衣服、擦汗等。另外,教师在晨间活动中的观察指导可以有效地调控晨间活动,激励幼儿去探索和发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综上所述,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充分利用环境和材料,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功能,激发和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幼儿主动探索和创造,最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凤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