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丽 梧州学院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工业4.0”等概念逐渐渗透到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使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教学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导致人才逐渐与社会需求脱节,不仅会影响人才发展,而且会对服装企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因此,高校需要站在智能制造角度对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式展开进一步研究。
智能制造是通过人类的专业知识和智能机器的共同组成,借助互联网和科技的优势对制造过程进行分析、推理、构思以及制定决策。在人类与智能机器的合作下,人类的脑力劳动被扩大和延伸,甚至被部分取代,降低了简单的机械性劳动,与此同时,借助自动化概念来扩大制造过程中的柔性化、集成化以及智能化程度。
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发展项目,其主要指借助“互联网+制造”来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适应性较强、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智慧生产模式[2]。这种模式在美国被称为“工业互联网”,在我国被称为“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是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
这种新型生产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各类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服装行业是我国的主要制造行业之一,面对新型生产模式的冲击,其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逐渐改变,导致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式也需随之改变。高校应致力于培养具备管理能力、网络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专业设计人才。
当前,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理念方面,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较落后,高校注重知识理论的讲解和传授,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培养出的服装设计人才只会“纸上谈兵”,无法与企业的需求对接[3]。此外,校方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原有的“校内实践、校外实训”观念和方式已不再适用,学生很难接触到企业一线运作模式,仍依靠平时的实践课程。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限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无法满足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求,有限的时间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在上述教学理念下,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无法充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也无法借助实践机会提升自身综合设计能力,这样的教学理念只会对学生以及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智能制造相较于传统方式更注重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制造,但在当前教学体系方面,很多高校依然将重点放在基础理论知识上,软件类课程设置相对较少,所占比例甚至不足30%[4]。此外,由于智能制造下服装设计行业对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个性化定制模式”应成为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在现阶段,很多高校没有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定制,没有合理设置个性化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科目及课程,交叉培养效果较差,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成长。虽然学生的服装设计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其他方面的素质却存在偏差,如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多、群体较为庞大,因此,教学手段出现了多样化需求。但是高校教师忽略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发展,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如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微课教学等,很少有教师能够结合这些教学手段的优势,交叉使用,通常会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展开教学,主要依靠多媒体教学手段,忽视了其他教学手段。这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影响了其服装设计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师资力量方面,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也逐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师资队伍中硕士、博士生数量逐渐增多,这部分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和现代化,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与此同时,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团队中虽然有一些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但这部分教师的现代化理念较为缺乏,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无法紧跟时代的发展来为学生提供指导。
根据上述情况可知,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策略,从不同角度对设计人才进行培养。
为了加快高校服装设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高校应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实践教学,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5]。第一,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程课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基于智能制造背景,帮助学生掌握更加现代化、全面化的服装设计能力。第二,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模式是近些年高校较为注重的模式,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应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校企合作方式,争取在政府的帮助下寻找合适的企业与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深入了解服装设计一线运作模式,了解智能制造与服装设计的融合发展状态,了解工业4.0下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便能够及时提升自身的设计综合能力。
完善教学体系,增加“智能”教学十分重要。第一,面对高校理论课程较多、软件课程较少的情况,高校应加强教学体系的完善,适当增加软件类课程比例,在CAD、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更多服装设计研发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平台以及技术等教学,加强智能化设计,实现“人工+智能”的服装设计模式。第二,面对社会对服装设计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应适当增加其他辅助性课程的开设和开设比例,特别是心理学课程、创新性课程等。与此同时,还应将服装设计与本校的其他学科进行有效对接和交叉培养,帮助学生掌握与服装设计相关、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面对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的情况,高校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手段,促进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以时装画教学为例,一幅优秀的时装画自然离不开视觉的欣赏和冲击,而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时装画已不再局限于手绘,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时装画教学,教师可以借助数位板与计算机的连接更好地放大教学时装画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方便翻阅、课堂讨论和修改,并打印、展示学生设计的效果图,方便学生参考和讨论,也方便了教师的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化设备冲破传统服装设计对学生创作能力的束缚,并将智能设备、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等有效结合,为学生呈现出精彩的课堂,帮助其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为了在师资力量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高校应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加强教师培训。高校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一方面,加强骨干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及先进设计理念的培训,如聘请相关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派遣教师到先进单位进修等;另一方面,对于新入职的教师,重点应在教学经验方面进行培训。第二,引入新鲜血液。高校可以适当公开招聘,招聘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双师型教师来到校内,改变师资团队的整体结构,使师资综合素质更高,有效将“智能化”观念传播给学生。
综上所述,在智能制造以及工业4.0相关理念下,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观念和模式中,高校应打破传统观念和模式的束缚,站在“智能化”角度进行人才培养,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出发,展开进一步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化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