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欣
(驻马店第二十一小学,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课外阅读是相对课堂阅读而言,指学生在课堂阅读训练之外的各类阅读活动。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做了课外阅读总量方面的具体要求。
校本课程作为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学校层面的课程形式,在满足学生需求、形成学校自身特色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校本阅读教材的具体开发过程中,小学可成立阅读教材编写小组,依靠语文学科教研小组的指导,融入全校语文学科教师的集体力量,结合学校校情开发校本阅读课程,撰写阅读课程纲要并制订相应的课外阅读教学计划。与此同时,学校在校本阅读教材的开发、实践方面还需注意内容的选择和形式的编排。首先,校本阅读教材的设置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文化等实际,能充分体现本校的人文特色。其次,校本阅读教材的内容选编要结合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小学低段的校本教材可选择儿歌、古诗或童话等朗朗上口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小学中段的校本教材则可以记叙文、散文等材料为主;而以短篇小说、议论文等为阅读材料的可用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最后,小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在编排上要遵循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原则。如是,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吟诵和积累、理解与运用,同时也便于语文教师对阅读进行讲解与指导。
从微观层面出发,将不同的校本阅读教材应用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可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树立阅读的主体意识,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量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语文课外阅读知识;从宏观层面说,校本阅读教材的开发与实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家语文课程在阅读内容方面的不足,是小学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要求,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强力助推器。
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孩子好奇心重,天性好动爱玩,因而兴趣是其学习的主要原动力。但长期以来,我国各地中小学始终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也拘泥于其固定不变的形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小学开发并设置适用于小学不同阶段的阅读游戏课程,将游戏与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融为一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例如,在小学低段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你画我猜”“你做我说”等游戏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新词;而在小学中高段的阅读课程中,教师则可以选择“角色扮演”等游戏使学生融入阅读材料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揣摩,从而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游戏课程的设置在小学推进课外阅读的行动中具有一箭双雕的功效:一方面,对学生来说,游戏课程的开展使得课外阅读这项学习任务变得更有乐趣;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课程使得课外阅读这项教学任务变得更有成效。因此,游戏课程的开发和设置是小学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行动的不二选择。
小学低段与高段的学生之间在年龄、心理、注意力集中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可基于小学生不同阶段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书目推荐表。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与教师在制定阅读书目推荐表的实践行动中,不能简单地将一些名家名著一股脑儿地抛给学生,而是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每个年级段小学生的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将推荐书目进行分层,不同年级层次下设置不同梯度的书目供小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例如以“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和“提高书目”等模块列出难度层次不同的阅读内容,尽量做到兼顾所有孩子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需求。
通过阅读书目的分层分块推荐行动,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在课外阅读的浩海中循序渐进、自主选择,并从中学会享受阅读的过程,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这也正是小学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行动的初衷。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校园阅读文化的建设是当下众多中小学共同面临的问题。基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表现欲强的特点,在推进课外阅读的实践中设置相应的阅读激励机制是小学着手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行动过程中的可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
小学生正处于希望得到教师更多关注和赏识的阶段,因此,表扬是激发其课外阅读积极性、主动性最为直接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可在日常的课堂中通过口头表扬或微笑等肢体性认同方式向学生传达肯定之意。
基于小学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这一特点,评比激励是促进课外阅读的有效方式之一。例如,学校各班语文教师可以按照阅读的量、阅读的质等不同标准设置相应的阅读评价指标,再经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参评等多种民主评比方式,依据评比结果向学生颁发“读书达人”“读书标兵”等不同的荣誉称号,激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更上一层楼。
模仿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行动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将平时爱阅读、多阅读、会阅读的学生作为其他学生的榜样和标杆,激励其他学生模仿榜样的良好阅读行为和习惯,要求向榜样看齐,从而促进整体的课外阅读水平。
通过设置对学生的正向激励体系,小学孩子们的阅读动机能被进一步激发,学校也可达到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目标。
为了创设全方位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学校及教师可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校园书香文化以及班级书香文化的建设,例如在校园中设置各类与阅读相关的表彰制度、展板,在班级中设计相关主题的黑板报、图书角、宣传画等。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渲染,学校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形成对阅读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本认识。
当然,除了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学校还须进一步落实相应的课外阅读实践,组织学生开展例如“课前三分钟演说”“领读者”以及“读书沙龙”等系列的阅读活动,为热衷于课外阅读的孩子们提供通过阅读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学校还可以依靠“读书社”等相关阅读社团组织的力量,打破局限于班级范围的传统阅读活动,例如通过“戏剧表演”“场景重现”等大型活动使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并在此过程中与同学、老师分享和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而将阅读活动的范围延伸至整个校园。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是营造小学满园书香氛围的“百花”,只有百花齐放,小学才能书香满园。
阅读改变学生,阅读也改变学校。未来,小学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要求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理念,进一步探索阅读实践,办好阅读活动,为更多的小学落实语文课外阅读行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多媒体技术与阅读课程的有机整合,走向课外阅读现代化,进一步发挥课外阅读在学校育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