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 杜荣成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然而,逻辑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实践证明,利用微课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首先,微课教学环节简短,能有效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其次,微课能清晰展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所以,用好微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中既要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教学,同时也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微课视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内容清晰展示出来,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时,就利用微课开展教学。首先,利用微课的演示功能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同时,利用微课的演示功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棱、角、顶点等,从中发现正方体的棱长是一样的,长方体有8 个顶点等,如果把其中的两个面进行叠加,会出现对面相等的特点。之后再利用微课的交互功能不断展开立体图形的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有多少个面。这样就可以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自我动手操作。这样,原来抽象的立体图形变得更加直观,从而加深了理解。
心理学研究认为,能力的形成是在不断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新课改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通过抽象的思维来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底、高相等的圆柱、圆锥模型等,让学生对圆锥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向圆锥模型中注水的过程,当我们注满后再把圆锥模型中的水注入圆柱模型中,连续三次操作后,圆柱模型刚好被水注满。通过这样的演示,可以让学生对“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结论有深刻的认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过程优化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密切的,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运用数学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并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教学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就联系生活教学:班级中组织一次购物活动,让学生拿着五元、十元以及二十元面值的人民币,到商场里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等知识的了解。又如在教学《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时,这样联系生活教学:学校要给学生订做校服,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颜色。多媒体课件显示了4 种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同时又以游戏的形式选出4 个小队长举起自己选的颜色,其他同学喜欢同样的颜色就排在这个小队长的后边。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而且立即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从而确定制作什么颜色的校服合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怎样搜集与整理数据。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就是讲例题与做练习的过程。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练习训练,既能够满足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的目的,而且能够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率。利用微课训练能够把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集中呈现出来,并结合形式丰富的练习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逻辑思维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前提下,将需要教师剖析的知识点制作成视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制作好的视频可以反复、多次地播放,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次观看,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因为这一内容比较复杂,于是就利用微课视频来演示一些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积梯形等面积计算,从而让学生在动态、立体、多维的状态下对这个原理产生更深的领悟。这样的微课训练方式既达到了练习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制作微课,充分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唯有这样,才能切实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