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2019-01-12 00:10江苏海门市余东小学何秋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驱动创设情境

江苏海门市余东小学 何秋华

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重要目标。任务驱动法是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把教学内容融入问题中,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任务驱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包含情境创设、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等环节。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习热情

情境创设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特定的学习背景,作用于学习者并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沉浸在学习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都会大大提高。笔者认为,情境创设首先要体现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一致,否则情境创设不仅不能推动学习,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情境创设一定要贴近生活,只有学生在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唤起学生原有经验和更大的学习热情。

笔者在教学《WPS演示》时,就决定采用任务驱动法。在课前,笔者先让学生自主预习《WPS演示》这一单元,让他们自己先了解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操作。紧接着教师再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在余东,那你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吗?知道余东最近要打造的是什么吗?”学生们听到提问后都争先恐后地回答:“余东古镇。”趁着高涨的气氛,笔者又继续往下说:“是啊,众所周知,我们的余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还有一个非常好听名字叫‘凤城’,这么有名的古镇肯定会有很多来宾参观,所以镇里要求我们……”还没等笔者说完,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起来:肯定要做个幻灯片,向来宾介绍我们的古镇呀!有的学生甚至已经开始讨论幻灯片的内容了。这时候的课堂学习氛围高涨,学生的学习热情彻底被激发,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情境创设是任务驱动的重要环节。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务情境中,有了足够的学习环境、学习热情和注意力的投入,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敏捷,创新积极性也会提高,进而会高质量地完成探究任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自主探究,完成任务”是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任务驱动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样解决问题,而是指明探究方向。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自主探究或者协作学习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师的讲解变少了,但是教师的作用仍不可忽视。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准备探究支架,促进学生探究学习顺利完成。其次,教师还扮演着督促和管理的角色,促进学生认真投入探究学习,保证学习质量。

《WPS演示》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是插入文字、图片、媒体文件、艺术字、文本框,设置标题、版式、背景和动画效果,能够根据需要,设计美观大方的演示文稿。本节课在已学“插入文字”的基础上以“插入图片”为例,经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师开始针对知识点设计本课时相关微课,录制简单易懂的教学短视频。趁着刚才情境创设下学生们高涨的情绪,教师把学生们分成了八个小组,然后给学生们布置了第一项任务:让他们分工合作,通过网络收集关于家乡的图片素材。收集完毕后,教师又紧接着出示了第二项任务:请学生们在微课的帮助下,自主设计插入“凤城文化”演示文稿中各个幻灯片里的图片,要求用到不同的文字环绕方式。此时,教师会不停地在各个小组内巡视,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首先会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合作探究。如第二小组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在插入背景图片时为什么图片会把文字覆盖,而不是在文字下方?此时教师先组织了小组内的讨论研究。但是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小学生还是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再根据情况给予提示或提供帮助:遇到这种情况,说明图片和文本框的叠放次序弄错了,只需右击“文本框”,选择“叠放次序”,然后把文本框置于顶层就可以了。为学生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就可以毫无阻碍地继续设计制作下去了,否则学生的探究学习会因为挫折而一直停滞不前,大大影响学习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是开放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任务,学生需要围绕任务,自主探究或与人合作,才能最终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更加牢固地存储在学生记忆中,不易遗忘。任务探究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换,学生的信息技能也不断提高。

三、评价交流,促进反思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对教与学进行价值判断,是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关注教学结果,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但是信息技术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考试已不再适合于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任务驱动型教学评价是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更科学更全面。任务驱动法教学评价既注重学习结果也注重学习过程。任务驱动型教学评价的依据除了任务的完成情况,还有学生的探究学习态度和表现。学生既是被评价者也是学习活动的评价者。学生参与评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评价反思等高级认知能力。

“凤城文化”演示文稿制作结束后,教师组织了教学评价。首先,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匿名上传到教师电脑上,每个学生都可以查看他人的作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讨论交流会”,学生针对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案、活动收获等方面进行讨论。接着,每个小组内选出一到两个自己组内认为设计及制作都比较优秀的作品,并在全班说一说选这幅作品的原因以及和自己制作的作品不同之处,对于通过八个小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我们给予不同的等第及小奖励。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别人作品的亮点,互相分享问题解决的方法,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教学评价不仅是为了评判教学价值,诊断教学过程,更是为了促进教学交流,强化教学反思。任务驱动法教学评价不仅能提升教学效果,更关注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教学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投入到任务探究中。其次,教师要选择的任务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任务,让学生能够从任务的完成中获取成就感。最后,任务驱动型教学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教学交流反思为主要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驱动创设情境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