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跟踪审计动态监测模型引入EECCAA规则的探讨

2019-01-11 12:25:24邴亚卿
财会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动态规则条件

■ //马 兵 邴亚卿

一、引言

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备受青睐,对数据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领域同样也不例外。政策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为实现国家目标所指定的具体任务,对政策贯彻落实的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跟踪审计是对政策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落实、政策整改各个阶段,审计过程耗时、费力,政策跟踪审计的重点要关注数据的实时性,通过对数据及时处理来实现政策从制定到贯彻落实全过程的监督。主动数据库技术中ECA规则的主动反应特性能够主动的识别审计过程中各事件的发生,并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处理,及时提供预警信息,更好的实现事前审计,为了实现这种动态监测的审计方式,本文拟利用ECA规则来设计政策跟踪审计的动态监测模型,以期提高审计效率,优化审计结果。

二、文献综述

(一)政策跟踪审计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政策跟踪审计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跟踪审计的分行业审计。杨锋辉(2012)提出政策跟踪审计的着力点应对民生、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思考,并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转移支付为例进行了政策跟踪审计的实证,从审计做法、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二是分阶段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熊建华等人(2014)将绩效审计和全过程政策跟踪审计相结合,以柳州市县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践为例,揭示了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障措施。三是实施分层次的政策跟踪审计。宋依佳(2012)认为国家重大政策的跟踪审计的审计目标具有明晰的层次性,主要包括政策本身是否具有执行力、科学性和协调性以及能否提高国家竞争力。朱智鸿(2016)通过阐释政策审计与国家治理和审计免疫系统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政策跟踪审计应秉持的理念原则,并提出了相关的路径建议。

(二)ECA规则应用的相关研究

主动数据库中的ECA规则由于其能够实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主动识别并处理,目前在网络管理、电子商务、股票交易、工作流建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陆峻梅等人在2006年基于ECA规则构建了动态会计平台,并结合存货入库账务处理的实例说明了实现的过程,对实现业财一体化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王鹏(2011)应用主动数据库技术对社保审计的动态监测预警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ECA规则的动态监测模型,并在社保审计预警系统中进行了验证。石美红等人(2013)探讨了基于ECA规则的业务流程效率的实时管理办法,并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2014年,娄行威通过引入基于ECA规则的事件机制构建了服务组合模型,提升了Web服务之间的协调能力,解决了业务复杂多变的问题。

(三)文献述评

政策制定及贯彻落实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对于政策跟踪审计的探讨对实务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政策跟踪审计依然面临着耗时久、效率低困惑,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而对政策贯彻落实的全过程审计需要重视及时性和预警性,因此在审计系统中引入主动数据库技术中的ECA规则,通过利用ECA规则的主动识别及处理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更好的实现事前审计,达到对政策跟踪审计的动态监测。

三、ECA规则概述

主动规则是主动数据库技术中实现主动功能的核心,由于主动功能大多以“事件-条件-动作”形式的规则来实现,所以也称为ECA规则。ECA规则的运行机制为当事件发生时,系统根据该事件相关联的条件评价,如果条件评价为真,则执行系统预先设定的动作。ECA规则可用以下结构进行描述:

When(Event)

If(Conditions)

Then(Action1)

Else(Action2)OR(Null)

以下对ECA规则的三要素,即事件、条件和动作进行分别介绍。

(一)事件

Event表示规则中的事件,Rules代表规则中的各项条件,Activities则表示事件触发规则后所引发的活动或是系统所回应的动作。(Event)主要是由于对数据库的相关操作引发的事件,它是ECA规则实现主动功能的前提,只有当事件发生时,系统中通过与事件相匹配的事件ID来执行有关的条件,当条件评价通过时,则触发规则。事件一般分为原子事件和复合事件,原子事件不可分,当事件被监测到时,可以直接通过事件ID匹配相关规则,出发相应的活动;复合事件由多个原子事件构成,在一段时间序列上,要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匹配有关规则,并且只有所有的原子事件全部发生后,复合事件才会被触发,因此具有分析复杂、难度大的特点。

(二)条件

条件(Condition)是主动规则中连接事件和动作的桥梁,用SQL语句编写,是执行事件后续活动之前必须进行的条件判断,当事件被监测到的时候,系统需要预先设定的条件评价来评价该事件是否需要执行有关的动作,系统可以自定义一套条件匹配规则库,而对于规则的修改一般是由特定领域的专家进行操作,不得由其他人员随意修改。

(三)动作

动作(Action)是对事件被监测到并经条件评价后,系统根据条件评价结果所作出的回应,动作与条件均是由SQL语句进行编写,如果条件评价为真则执行相应的动作,并继续开展后续工作,否则返回重新操作,发现数据库中存在问题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四、基于ECA规则的政策跟踪审计动态监测模型的设计

(一)基于ECA规则构建的政策跟踪审计动态监测模型

1.动态监测模型的模块分析。通过对主动规则模型的理论分析,执行主动规则应该要处理好事件、条件和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对三者进行恰当的语义描述。主动规则的执行过程主要是:某事件发生并以其特有的事件ID触发了规则,进而执行有关的条件评价,并进行相应处理,当事件触发了多个规则时,需要进行调度解决可能存在的冲突问题,之后,在条件评价为真的前提下,执行相应的动作。因此,基于ECA规则建立动态监测的模型也应该包括事件监测模块、规则处理模块、调度模块、执行模块及规则知识库,此外,为了便于将审计数据库和规则知识库的数据进行交换,还应设置数据库的连接模块。因此,基于ECA规则的动态监测模型的各模块关系图如下:

图1 基于ECA规则的动态监测模型的模块关系图

2.动态监测模型的构建。通过对动态监测模型的各模块分析,本文构建了对政策跟踪审计的动态监测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2 政策跟踪审计的动态监测模型图

(二)ECA规则库的建立及处理机制的研究

1.主动规则数据库的建立。ECA规则机制是实现动态监测的核心机制,因此对ECA规则库的建立主要包括对ECA规则的设计和存储。主动规则的设计主要是对规则的描述。由于ECA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事件、条件和动作,因此结合政策跟踪审计的动态监测的要求,ECA规则的设计主要包括对政策跟踪审计过程中事件、条件和动作的描述说明。其中,事件主要包括时间事件、系统内部事件、异常事件等,任意一个事件都有唯一的事件ID与之相对应,便于规则的处理;政策跟踪审计的动态监测中条件设计为在政策的制定、执行、落实、后续反馈各阶段监测指标的实现程度,主要是考察各阶段政策的执行情况、落实情况、整改情况,进而反映政策制定的科学合理性、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等,最终实现对政策跟踪审计的实时监控;动作是否执行是由条件评价的结果来决定的,如果条件评价为真,则执行有关动作,继续后续工作,如果评价为假,则不执行有关动作,返回数据库中发现问题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ECA规则的存储涉及到对事件发生时相应规则的匹配,也就是规则库中各项规则的存储结构。王鹏(2011)在基于主动数据库技术对社保审计的动态监测中提出利用建立类型索引的方式提高事件匹配规则的效率,并考虑采用具有优先级和并发链表的结构来解决单个事件触发多条规则及多条规则并发的情况。由于二者均是在审计领域引入ECA规则来实现对审计过程的动态监测及预警,所以本文拟借鉴王鹏在动态监测社保审计时所用的规则库的存储结构,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文对于ECA规则中条件的设定主要采取的是指标预警,通过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整改落实各个阶段的指标是否达到审计机关所要求的实现程度来监测政策落实情况,如果指标值超过了审计机关预先设定的值,则系统提示发出报警信息,说明该指标存在问题,进而由指标构成追溯至项目的各个阶段,及时发现政策开展进程中的问题。指标一般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但是对于定性指标的阈值设定较为困难,暂时还无法在审计系统中利用ECA规则进行规则定义,所以本文主要是以定量指标的规则定义来进行说明,以政策执行阶段的政策执行成功率(政策执行成功率=成功执行的政策项目/计划执行的政策项目)为例,设计的有关动态监测的ECA规则如下:

2.主动规则的处理机制。在事件被监测到的时候,政策跟踪审计的系统在已有的规则设计的前提下会主动处理被监测到的数据。本文中对政策跟踪审计的动态监测主要以政策执行效果为例,当事件监测器监测到触发规则的事件时,通过事件相对应的规则进行条件评价,其中条件评价主要为:

(1)依据政策执行过程的各项指标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2)将分析结果与审计指标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超过阈值时报警,没超过阈值时返回数据结果。

ECA规则下的监测指标的处理过程如下:

图3 监测指标处理过程

综上,以政策执行成功率为例:在已有规则的定义下,如果审计机关预先设定的政策执行成功率的阈值为1,则当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策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先将有关政策项目执行的数据传输到审计数据库,进而相关数据在事件链表中匹配事件ID,触发规则。首先系统会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定义使得成功执行的项目总数和计划执行的项目总数先触发规则,并根据有关条件执行相应的存储,之后对政策执行成功率进行规则处理,如果该指标结果小于或等于1,则结束该项工作或开展其他工作,如果该指标结果大于1,则提示报警信息,审计人员从该指标追根溯源,查找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政策的滞后执行问题,以及其他造成实际执行的政策项目数大于计划执行的政策项目数的问题,并不断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实时、动态的监测政策全过程。

五、小结

主动规则(ECA规则)是主动数据库技术中的关键,其主动识别及处理的优势使得它在网络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家审计作为服务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其职能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各项事务的监督,更重要的是发挥审计的事前预警作用,尤其是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政策跟踪审计,更要将审计关口前移,在监督的同时发挥审计的预警作用。因此将ECA规则嵌入审计系统中,对政策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实时发现政策从制定到落实整改各个阶段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更准确的把握促进落实、推进整改、完善治理的监督定位,真正的发挥事前审计的预防功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

猜你喜欢
动态规则条件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7期)2022-09-05 02:36:02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3期)2022-05-23 13:44:30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1期)2022-03-09 06:22:20
排除多余的条件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选择合适的条件
动态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6:24
让规则不规则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20:59:57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