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继强,郭广辉,鲁葵蓉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079)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适合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大多数要从事生产性劳动,因此,工作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工作环境的艰辛,对在校“准员工”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身体体能要求。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重要途径的体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病的预防和终身体育锻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运用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推进的机会,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构建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突出职业体能特色,是摆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要素,借鉴质量管理原理和理论,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不断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过程。体育课程教学作为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理应遵循教学诊改思路及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并完善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体能是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是经过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所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包括重复性操作能力、背肌承载静态力的能力、其他肌肉群能达到维持工作姿势要求的能力,以及人体对工作环境的忍耐程度等能力。职业技能是取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主要通过学习知识来获得。
职业体能教育是指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或指导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兼顾学生未来职业工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等方面需求的学校体育教育。
由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教学具有定向性、实用操作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具有其个性,即要为职业的特点服务。充分认识体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使高职院校在完成一般普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开展职业体能训练,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体能的提高,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面临的新课题。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指引,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需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科学设计,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体育课作为培养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主阵地,也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之一,特别是职业体能教育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增强职业体能和团队协作意识方面起着其他课程不可代替的作用,它是专业课程的重要补充。
职业体能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针对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能教育,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所需。如建筑专业学生要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作业;如物流专业的学生主要在仓库进行作业;文秘专业学生则需在办公室进行工作,等等。在校期间只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行职业体能训练,才能提高学生未来工作的适岗能力。
高职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高职体育课程也一样具有双重属性,它不仅承担增强学生体质的核心任务,还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职业活动有益的体育知识、职业体能储备和运动技能储备的教学任务。因此,职业体能教育也是高职体育教学的特色之一。
在构建以职业体能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时首先应该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职体育教育和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体育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要凸显职业体能教育的特色,更好地对接高职人才培养的实际。
高职教育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工作岗位需求的毕业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高职体育课程体系设计时需考虑职业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以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在进行高职体育课程体系设计时既要考虑学生职业体能的培养与提升,又要注重学生对相关职业理论知识的储备,让学生真正了解职业体能学习的意义,使学生终身受益。
将职业体能教育融入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必须考虑学生所学的专业特性,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体育课程体系设计。首先要根据职业特点来制定课程内容,通过学生对职业体能的认识和认可的程度来评价职业体能教学;职业体能课程内容设置要分析职业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职业体能教学老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业务能力;开展职业体能体育课程构建要突显时代特色,同时也应与职业特色相符合;将职业体能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去,将通识体育教学和职业体能教学融合起来,建立基于职业体能教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对体能提出了不同要求,那么学生在毕业时除了具有较高的职业专项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体能,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因此,在进行高职体育课程体系设计时,要注意满足体育教学与职业体能培养双方面的需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既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实用性等特色,融入对未来职业相适应的特色职业体能教学理念,进一步增强毕业生适应未来岗位所需的相关体育和体能知识、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6.1.1 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进行科学的锻炼,提高运动能力;
6.1.2 较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6.1.3 能够针对自身专业特点及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特点,基本掌握发展体能及职业保健等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
6.1.4 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6.1.5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职业体能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要有助于学生对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有助于学生达到职业技能需要的职业身体素质和职业素养;要能有针对性预防和纠正专业技术、职业劳动对人体不良影响、伤害等;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以职业体能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见体育运动,主要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基本素质、能力。二是职业体能素质,包括职业体能(颈部肌肉力量、躯干部位力量、四肢力量等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如搬运、负重、攀爬、平衡、悬垂、支撑等)、职业特殊体能(克服外界环境的特殊影响的能力,包括生存、发展、抗自然、抗挫折能力等)、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体育保健知识,包括常见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职业保健(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纠正操、保健操和生产操等)、运动健身与保健等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框架见图1:
以职业体能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采用“过程+标准+考试”的评价方法,改变传统只重视练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形式,使体育课程考核更加合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过程考核: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设置学生个人体育课程信息卡,每堂课中老师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上课表现、团队合作情况对每名学生进行评价。
标准评价: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主要考核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质发展情况,考核标准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技能考试: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主要考核学生职业核心体能素质能力情况,按照专业特点分别设定相应的考核内容,评定技能考核分。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以高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为契机,以专
业特点为依托,以职业体能教育为导向,研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将学生专业、体能教育、体育教学三者有机结合,是对新形势下高职体育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所需技术技能人才。
图1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