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乡村景观营造模式探讨

2019-01-11 14:06
中国园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试点区三江综合体

康 渊

王 军

1 研究背景

“国家公园”是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琳基于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破坏而提出的一种保护构想[1]。该构想已经被世界广泛应用并验证,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的模式[2]。中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正式确定在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要求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既要实现生态系统和文化自然遗产的完整有效保护,又能为公众提供精神、科研、教育、游憩等公共服务功能[3]。

国家公园建设早期,国际社会普遍采取将人与自然相互割裂的建设途径,把原住民排除在国家公园建设之外。美国早期拒绝原住民参与建设国家公园的模式使得原住民成为社会边缘化群体[4-5]。此问题也困扰着继承和发扬美国国家公园制度的澳大利亚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保护区营造管理出现了排除式(exclusive)与包容式(inclusive)2种模式[6]。80年代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建设呈现注重原住民参与管理、寻求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的趋势[4]。我国自然保护地②早划多划、先划后建、抢救为主、逐步完善的历史建设背景,造成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经费不足、经营管理不分、与社区争夺资源现象非常普遍[7-9]。

图1 聚落景观类型图1-1 帐房聚落图1-2 碉楼聚落图1-3 土石聚落

图2 乡村景观复合生态系统

图3 “草原综合体”模式

三江源国家公园包含“黄河源、长江源(可可西里)、澜沧江源”3个子园区,总面积为12.31万km2,涉及12个乡镇(表1)。园区生态退化严重,尤其是高寒草甸类草地系统退化为的“黑土滩”和薄土质岩石山区草场破坏形成的“石漠化”都极难恢复。这会使牧民失去生存、生产资料,使生态系统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化[10]。国家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各项定居工程,项目实施以来放牧强度有所降低,但返牧现象普遍,未发挥出应有的减牧成效,部分草场退化仍在加剧[11]。加之,搬迁移民成为无业人员,犯罪现象增多,社会稳定存在隐患。以草地牧业为主体产业的牧民就业增收渠道窄,贫困人口多、程度深。因此,如何实现保护环境的同时激活乡村,促进牧民发展与生态保护是我国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巨大难题。

2 试点区乡村景观分析

在气候极端、环境脆弱的三江源地区,传统牧民居住帐房③、逐水草而动,长期与高原自然环境保持着一致的缓慢演化过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乡村景观风貌。随着草原生态与牧民发展矛盾日益凸显,试点区草场管理、乡村建设、文化保护等政策相继实施,使得牧民生活与乡村景观发生巨变,研究试点区乡村景观的特征与营造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2.1 乡村景观内容与特征

三江源地区的乡村景观主要呈现以聚落为单元沿着大河众多小流域分布的显著特征。宏观上,试点区的乡村景观分为黄河流域乡村景观、长江流域乡村景观、澜沧江流域乡村景观。按定居聚落与山水环境的位置关系,又可分为河谷型聚落、浅山型聚落和高山型聚落[12]。微观上,试点区乡村景观是以人群为优势种群、人群及其伴生生物居住聚落为载体、牧业生产景观为动力、藏族乡土社会为表象的景观内容。鉴于篇幅有限,本文只针对乡村景观的微观特征进行讨论。

2.1.1 聚落景观

试点区的聚落景观指以人群及其伴生生物栖息为目的而营造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人群及其伴生生物的居住单元、控制物质能量流动的道路系统、信息流动交换的公共空间等内容(表2)。在高原自然景观禀赋差异化与牧业方式不同(游牧、轮牧与放牧)的情况下,试点区呈现不同的聚落类型(图1)。游牧与轮牧的牧民营造帐房聚落[13],追随四季草场变迁,在冬季回到定居点。放牧牧民则居住在定居的土石聚落中,通过对草场的管理实现在聚落周边放牧的生活。牧民在靠近水源区选择朝阳避风的地方落帐或建房,帐房或土石房之间保持距离,以免牲畜混群,形成分散式布局的聚落景观形态。

2.1.2 生产景观

乡村景观本质是村民的生产行为,没有生产行为就没有乡村景观。围绕在试点区聚落景观附近的生产景观主要有2种形式:一是草山牧场,二是河谷农田(表2)。根据“四季轮牧”的方式,草山牧场景观分为夏天的高山牧场、秋天的缓坡牧场及冬春的平滩牧场。河谷农田景观主要为开垦农田种植青稞与牧草,用以缓解冬季牧场的压力及种植土豆、油菜供给牧民生活。牧民按照“由远及近,先吃阴坡,后吃阳坡”的原则[14],根据不同的草场特征、牧草类型以及畜群习性特征,采用定居、流动和迁移等不同的居住方式来缓解草原的环境压力,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乡村生产景观。

2.1.3 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是藏族牧民及其乡村组织构成的村落社会环境,是乡村景观复合生态系统中特殊的群落──“人群”及其所发展出来的社会组织、宗教、习俗等价值观念,基本表现为非物质形态[15](表2)。在试点区乡村,非物质形态的乡土社会投射到空间层面呈现不同的景观内容。例如社会组织中的草山管理制度形成的四季牧场、围栏景观、游牧轮牧与放牧的不同聚落形态,对神山圣湖的崇拜衍生了众多的祭祀景观,对因果轮回观念的坚守促成了天葬景观等,最典型的是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孕育了佛教建筑、玛尼堆、五色经幡等宗教景观内容。

表1 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乡村数量统计

试点区乡村景观是在三江源地区自然系统支撑下,由聚落景观、生产景观和乡土社会三方面内容在人类种群对环境的调试和反馈机制中耦合形成的复杂系统(图2)。在资源环境约束、人类种群主导下,该系统的组成单元及其单元要素通过相应的职能循环转换,发挥各自的功能并相互影响、适应;同时系统本身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维持乡村景观的存续。

2.2 乡村景观建设与反思

2.2.1 乡村建设

政府对三江源地区草场的管理政策改变了游牧民的生活方式,导致草原使用格局发生变化。数据显示,草地退化的面积并不大,牧民所反映的草场退化现象,多数发生在定居的地方④,即聚落环境的景观恶化和聚落周边的草山退化是试点区乡村景观的主要问题。针对乡村建设落后情况,青海省农牧区先后实施了诸多乡村建设项目,通过试点区住房建设,农牧区景观面貌发生了巨变。以“高原美丽乡村”为目标,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截止到2016年,青海省进入国家名录保护的传统村落共89个,试点区所在的玉树自治州和果洛自治州共10个。

2.2.2 建设反思

名目繁多的建设项目可以看出国家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的乡村发展投入很多力量。反思这些政策和建设带来的发展效果,可以看出,以住房建设部门为主的乡村景观营造多停留在聚落层面的物质环境建设,尤其集中在道路和建筑物等实体环境营造上,缺乏从生产景观、乡土社会及自然景观等层面的营造内容;草场管理部门的草原保护政策以保护、管理监测乡村生产景观为主,缺乏从牧民居住聚落和乡村社会等角度的考虑;致力于藏族文化保护的文化类项目也多以非遗名目保护为主,缺乏对牧民生活方式的保护传承机制。

图4 扎哈村“草原综合体”景观营造⑤图4-1 周边环境资源分布图4-2 “草原综合体”概念图4-3 “帐房”景观特征分析

以上种种没有把乡村景观作为系统单元的营造思维,导致了试点区乡村景观营造中各部分内容相互脱离;不同部门的建设项目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目前试点区乡村建设缺乏对高原乡村景观的认识,导致建设目标模糊,以“高原美丽乡村”为目标的景观营造缺乏对“美丽乡村”内涵深入认识和准确解读,以致模仿内地乡村或城市营造的乡村景观脱离了牧民真实生活需求,陷入了形式主义,甚至沦为建设性破坏行为。

3 “草原综合体”景观营造模式

3.1 “草原综合体”概念

基于三江源地区乡村景观特征与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系统的景观营造理念──“草原综合体”(图3)。该理念强调试点区乡村景观本身的系统性及其与国家公园建设的密切关联。重视聚落景观、生产景观与乡土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关系营造,使乡村景观在各种层面上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良性资源。

3.2 “草原综合体”案例

3.2.1 扎哈村“草原综合体”

扎哈村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源通天河流域玉树州称多县清水河镇。扎哈村以传统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牧民采用牦牛毛编织材料营造帐房。帐房聚落在体量、色彩、造型上保持了与高原环境的统一,是藏民游牧生活的代表性景观,但传统帐房室内环境差、功能单一、保温性能低;以游牧为主的产业方式投入大、产出少,牧民生活贫困;村内现有奶制品制作和手工编织工厂缺乏整合规划与经营管理,未能体现出为牧民增收的效果。结合国家公园建设目标与扎哈村乡村景观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以扎哈村“帐房聚落景观”为主体,奶制品制作与手工编织的生产景观、工匠技术与藏族文化的乡土社会为辅助进行“草原综合体”营造(图4)。

聚落景观遵循帐房游牧迁移中落帐不破土、进帐不杀生的传统习俗。通过改良帐房结构框架和牛毛编制技术,优化传统帐房的结构和保温性能,形成以聚落为主体的“草原综合体”。在其集中定居聚落处(清水河镇)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扎哈村生产景观和乡土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修建道路、兴建学校、建设野生动植物管护站、健全医疗服务设施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物流服务中心等,营造以生产景观和乡土社会为辅助的“草原综合体”。

表2 乡村景观内容

表3 “草原综合体”案例景观营造

3.2.2 科培村“草原综合体”

科培村位于三江源区黄河支流马可河流域班玛县灯塔乡,密集的森林分布为“擎檐柱式”碉楼民居的木质构造形式提供了物质基础。碉楼选址讲究面对神山、顺应自然,避免在多生物区建房[16]。这种传统民居高度适应地域资源,蕴含丰富营造智慧。然而它与牧民追求安全、方便的现代生活诉求存在差距,因此当地传统碉楼遭到遗弃。村民采用定居放牧与河谷种田结合的生产方式,其耕地分布于马可河沿岸,以种植青稞、小麦和土豆为主,产品单一,经济落后。依据试点区黄河园建设的目标,提出以“农牧共生”的生产景观为主体、碉楼型聚落景观与神山信仰的乡土社会为辅,探讨科培村“草原综合体”营造模式。

从生产景观着手,提升现有的生态环境与农牧共生机制,改善农牧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发展林下经济作物,创造高原季节性特色农业景观资源;优化农田景观斑块的空间格局,避免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面源污染等现象,对退化形成的黑土滩、沙化地进行生态修复和监测管理形成科学放牧的管理机制,构建以生产景观为主体的“草原综合体”。聚落层面,优化传承碉楼空间形式,引入牛粪、秸秆、风能、太阳能等与建筑一体化综合利用[17],提升牧民居住质量。在乡土社会层面,整合已有民间生态保护组织、神山保护思想,纳入到新的生态保护体系中,建设生态旅游的相关制度,建成适宜藏民生活、吸引外来游客的可持续乡村景观生态单元。

3.2.3 瓦卡村“草原综合体”

瓦卡村位于澜沧江源囊谦县吉曲乡西北部。村民以种地和放养牲畜为主,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村内以宗教景观为标志,形成白塔、本康与玛尼堆等共同组成的公共空间。聚落景观围绕宗教景观依山而建,建筑以石木为结构,藤条为墙体,泥巴抹面,保持浓郁的藏族传统民居完整的生土风貌。其浓郁的藏族风貌吸引了周边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建设的目标,以瓦卡村乡土社会中的宗教景观与文化景观为主体,生土聚落景观、农牧结合的生产景观为辅,对瓦卡村进行“草原综合体”景观营造。

从瓦卡村乡村景观单元的乡土社会方面着手,保护以白塔、本康与玛尼堆为中心点的公共空间,结合多种形式的藏族文化展示类型,形成瓦卡村宗教文化活动中心,以继承和发扬藏族乡土社会中的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为主;在聚落景观层面,保护聚落现有的“圈层”格局和生土建筑风貌,优化提升村民居住质量,满足游客住宿需求,对基础设施进行景观改造,使其保持乡土风貌同时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在生产景观层面,对传统民居进行民宿式改造,开展生态旅游为村民增收转型。

3.3 “草原综合体”案例讨论

“草原综合体”案例以试点区内3个不同位置、不同特点的乡村聚落为典型代表,结合各村特点,采用不同的营造方式,通过对乡村景观内容与要素的营造,实现以“草原”为特色、“牧民”为中心,集聚落景观、生产景观与乡土社会及其与国家公园建设目标耦合形成多功能综合体的目标(表3)。“草原综合体”将重新定义游牧民在草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改变试点区乡村景观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负面角色,突破高原牧民聚落景观单一的居住功能,强调融合生产景观、乡土社会,形成多功能的综合发展模式。追求在最大程度上协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实现生态系统和文化自然遗产完整有效的保护,为公众提供服务。使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乡村发展的契机和条件,乡村发展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一部分。

4 结语

从试点区乡村发展和生态保护二者关系出发,通过对试点区乡村景观的现状特征、建设历程及营造进行反思,提出利用乡村景观营造手段,在聚落景观、生产景观和乡土社会3个层面,营造集“资源保护、草山修复、民居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草原综合体”,并进一步把这一概念运用到试点区黄河源小流域、长江源小流域与澜沧江源小流域等3个子园区的乡村景观营造中,分别对扎哈帐房村、科培碉楼村和瓦卡生土村进行了“草原综合体”营造探讨。强调试点区乡村草原景观综合体模式能够在不同层面上参与、促进国家公园建设。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多项工作正处于制度建设层面的探索推进阶段。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探讨的观点就像高山上夹杂着泥土的浑浊激流,激流的使命不在于清澈,而在于探索前进的方向和冲决发展的道路。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致谢:感谢青海省高原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重点实验室为本研究提供的资助。

注释:

① 2017年初笔者对澳大利亚国家公园进行考察。通过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管理局(Department of Parks and Wildlife)的研究员内森(Nathan),了解到澳洲国家公园内少有居民存在。深入考察后,笔者发现被迁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原住民已成为威胁澳洲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原住民无法融入现代文明的种种负面行为与美丽的国家公园景色形成强烈反差。

② 采用杨锐等著《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研究》一书中概念,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

④ 吕植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关于“三江源与游牧民的未来”主题讲座发表观点。

⑤ 图片来自扎哈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小组,成员包括靳亦冰、康渊、闫展珊、王利宇,其中帐篷的测绘图片由崔文河老师提供。

猜你喜欢
试点区三江综合体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与对策研究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三江并流
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拱墅试点区现场会掠影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现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