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 吴雪娇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十分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在刚开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想尽办法去研究如何才能将翻转课堂的优势体现出来,并发挥最大的作用。现在翻转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已经形成,是“微视频+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下,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是需要探究的,问题驱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在数学教学之中,问题无处不在,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会思考,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这样能提高学生发展空间,也为课堂注入活力,使老师的课堂更加高效。
小学生受限于他们的年龄特征,使得他们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在刚上课时还难以进入状态,还想着要去玩,在正式上课之前尝试抛出一些问题给学生,可以营造一种要上课的氛围,这样就能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从下课的感觉慢慢转变为上课的感觉,打起精神,收回思绪。通过阅读这些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更加认真学习。在课前设置适当的问题,也是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好的导入,可以给学生学习指明方向,让学生知道在接下来的学习之中,重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要着重去学习哪些知识,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使学习变得有针对性,这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去主动学习,自己思考,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使老师的翻转课堂更高效。
例如,在学习“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之前,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微视频播放一些图片,如斑马线、灯射出的激光、手电筒的光、一些各式各样的线或线段等,然后抛出一些问题驱使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思考:
提问1:结合以前所学,图片中哪些是线段?你是怎样判断的?
提问2:哪些图片是直线?你是怎么判断的?
提问3:哪些图片是射线?你是怎么判断的?
提问4:你觉得射线、直线、线段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提问5:你觉得什么是线段、直线、射线?
提问6:如果让你画线段、直线、射线,你会怎么画?
……
在正式上课之前就开始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课堂的状态,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学习,也是为正式上课打下了基础,将上一节课所学进行了一个复习,可以让老师初步了解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同时与新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课上不断地提出问题,从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开始,通过不断深入地灌输给学生,也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不注重探究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概念结论的理解,这样无疑是扼杀了学生创新精神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但是通过问题驱动,明显是将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自己进行探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在给他们提供在课堂上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在问题驱动中进行深度思考,明白每个问题、概念、结论的“来龙去脉”,知道“是什么”,更知道“为什么”。
例如在学习了“观察物体”(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时,由于这一章节学习的内容都是一些立体图形,且要对这些图形进行观察,通过画图很难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于是老师可以借助一些绘图工具,可以拍下每个角度下图形的样子,在课堂上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图形不同方向看过去的样子,随着课堂不断深入,老师可以由简单到复杂,慢慢加大问题的难度,开始问学生:“从前面看是什么样的图形?你能画出来吗?”“从右面看过去是什么图形?从上面看呢?画出它们的形状。”然后老师通过转动视频中的图形,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学习了其中的基本道理后,加大难度:“如果拿走几块正方体后,从不同方位看过去,又是什么图形?”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也发散他们的思维,学会自己探究。
数学学习光依靠课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该对知识要提出疑问,在课后也要进行问题驱动,这样是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的过程,也是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答疑解惑。
例如,在学习了“千米和吨”时,在讲述完毕后,老师还可以做一些拓展介绍,通过微视频向学生介绍在生活中时常听到的长度单位,如“寸”“纳米”“尺”等,重量单位有“斤”“两”等,再借助问题驱动,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问题1:哪些单位是长度单位?哪些单位是重量单位?
问题2:这些单位之间是怎么换算的?
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通过问题驱动,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要想让问题驱动的课堂发挥它的最大作用,首先就要将问题驱动运用在课前、课中、课后并落到实处,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高效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