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马家小学 王艳丽
与我们的常识相反的是,学习数学最佳的途径,并不是通过逻辑的推演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内化,而是借助于对数学概念及其证明方式的直觉感受,建立起一套以直观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只有真正将直观法内化于心,才能够驾驭于不同的数学知识之上,做到“调兵遣将皆自如”的境界。而直观教学法则是适用于小学生思维模式的,能够帮助其从原点,逐步走向生长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其能够立足于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帮助小学生做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内化。
在小学数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直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于如小棍、积木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理解数学生活化的一面,并立足于此,提高其内化数学知识的能力。这种直观教学法可以在辅助图形和实物等教学工具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头脑中随时呈现出对于数学模型的直观想象,并在这一基础上逐渐掌握学习数学的直观能力,也就是凌驾于逻辑推演之上,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虽然这一直观教学法的重要性已经逐步为愈来愈多的教师所认识,但是能够掌握其精髓,并将其运用自如的教师数量却少之又少。究其本质,在这一直观教学法运用的过程当中,教师一般会遇到如下几方面的难点。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水平有限,如果在课堂中引入可以动手操作的环节,整个课堂的气氛就会十分活跃,面对嘈杂的课堂环境,老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整顿课堂纪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不少老师本着节省时间的原则,干脆直接略过教学环节,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和知识。另外,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已经成为多数教师的教学常态,很少有教师在课前去精心预设直观教学的环节,创设良好的直观教学的情境,所以直观教学一般都会被“满堂灌”所代替。
许多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引入了直观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他们是不得要领的。在许多公开课上,学生没有从老师那里得到明确的指示和要求,就开始漫无目的地进行学习,这样做的效果无异于走马观花,整个课堂表面上十分热闹,学生们都在积极尝试,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收获。一味地追求形式,只会造成表面热闹,实际是昙花一现,学生掌握不会长远,思维更不会有所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笔算教学时,许多老师并没有理解直观教学的精髓所在,反而是将操作和笔算割裂开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将操作和计算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算法,即使有相关操作,也无济于事。
根据教育心理学对儿童心理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教育要想实现其应有的效果,就必须和受教育者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换言之,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模式的选取,必须立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知识接纳程度之上,而不能盲目求进。立足于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这一直观教学法的应用也必须和以上理论紧密契合。为此,我们可以借助于以下途径来帮助学生立足于直观教学法,不断实现自身从“原点”向“生长”的突破性进步。
小学生之所以会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本质上与他们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有很大的关联,而这一矛盾的最好的解决途径,则是以动手操作为核心内容的直观教学法。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直观教学法,教师就必须设计更为灵活的教案,并且将操作途径进行不断的细化。在教授小学生有关加减法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利用摆小棒的方式,促进学生直观思维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示“1+5=?”借助小棒的演算方式:现在桌面上摆上一根小棒,然后再摆上五根,接下来问学生,桌面上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学生就会发现,“是六根!”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如“7+2=?”等,然后在小组内进行摆小棒的操作,看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同时,还可以在加法的学习基础上,鼓励学生将摆小棒的方式迁移到减法当中去。
对于知识的掌握,往往是从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当中得来的,但是在将实践转化为理论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重要阶段——总结和升华。没有这个阶段,之前多次的操作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运用直观教学法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操作回顾和算理总结。比如说在经过摆小棒的加减法操作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们觉得加减法在摆小棒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差别呢?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说道:“加法是增加小棒,而减法是从原来的小棒里面拿走一些”,如此一来,教师就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直观转移到抽象,更加深刻地理解加减法的抽象意义——事物的增加和减少。除此之外,在教师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条件,进行动手操作和总结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动画形式,将这一小棒的增减过程进行演示,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为教师节省开展活动的精力,还能够达成比传统教学法更为优良的效果。
教学初期借助直观法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在学生能够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则必须及时切入笔算环节,让学生能够在这两种模式之间进行自如的切换。比如,在加法学习过程当中,“满十进一”是其中的一个难点所在,也是学生学习竖式时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想,在摆的小棒到达十根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把它捆成一捆!”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做笔算的时候,理解到“满十进一”,其实就是把前十根小棒,捆成一捆的做法。
借助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直观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普遍的应用,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客观实用的方法,与此同时,也能够反过来借助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抽象事物,久而久之,小学的学生就能够找到克服数学抽象难题的方法,完成从“原点”到“生长”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