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转型的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

2019-01-11 23:33魏军辉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德育

□魏军辉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讳言,受应试传统的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依然存在着被边缘化的现象,在小学尤为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近年来关于德育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努力推动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情景化、实践化、儿童化的方向转型,以提升本学科教育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贡献率。

一、转型源于理念更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认知科学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亦受诸多新理念的推动走向转型。

(一)从囿于学科到回归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课程”的精神而新建的,它是在整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课程更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更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道德素养维度,尤其是法治领域的价值更为凸显。这就要求教师深化对“回归生活”的理解,以生活化、儿童化的教育理念,通过融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活动体验、创设两难情景等方式,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在思辨中成长,完整地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目标。[1]这些课程理念的确立,必然会成为推动道德与法治课堂突破学科藩篱、回归儿童生活的力量。

(二)从“离身学习”到“具身德育”

传统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活动主要发生在人的大脑内部,身体被忽略在认知活动之外。“具身认知的中心观点是: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根本上讲,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2]“具身认知”的理论跻身德育领域就发展为“具身德育”,“指身体经验同道德认知与判断等心理过程相互嵌入和相互影响的过程。”[3]“具身德育”强调品德发展的“内发”和“外烁”双项协同,以“正心立德、劳动树人、以德祈福”为三大支柱,通过德育系列课程建设,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4]受“具身德育”理论的启迪,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尊重成长逻辑,亲近儿童生活。

(三)从束于教材到链接实践

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逐年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统编教材在一至六年级全面使用。统编教材从内容方面统整了道德理想、核心价值观、法治精神、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生态文明等内容,充分体现了时代要求和儿童道德发展需求。从编写形式上荟萃了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栏(园)、辨析栏、交流讨论栏、儿童歌谣、绘本故事、阅读角、故事屋、美文欣赏等丰富的样式,突破了灌输性和说教性的模式,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为学生基于生命经验的整体性学习创造了条件。教材的主要特色有:处理好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行的关系,编出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处理好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使教材成为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结合国情,处理好“学本”与“教本”的关系,编出“利学易教”的教材。[5]教材建设的成果为课堂教学连接儿童的德育实践架起了坚实的桥梁。

(四)从符号加工到活动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规定的德育内容之一,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关注的重要方面。因此,团体心理疏导的技术就被顺理成章地引入本学科教学之中。人的道德问题往往和心理问题表现为一体两面,团体心理疏导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从“大脑的符号加工”向身心一体的活动体验转向提供了技术支撑。儿童天性喜好活动,对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乐于体验,但对符号化的文字说教和逻辑论证比较厌恶。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课堂自然应以体验为表征。

二、转型始于实践探索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师应在新时期、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新探索,努力打破传统的灌输与说教的教学模式,实现在课堂视域下师生在道德发展与法治精神上的共生共长。

(一)环境营造:由消极到积极

道德与法治课堂物理环境的创设,应充分考虑光照、空气、活动空间等因素,努力通过环境创设,改变学生“关在教室、定在课桌、身心僵化”的现状,告别“久坐、久静”的肢体状态。例如,可以把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的学习环境安排到真实的校园中;三年级上册《生命最宝贵》一课的安全教育可以适当引入生活场景;三年级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的教学可安排在团体心理辅导室进行。

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支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可以较好地营造良好的课堂现实环境或虚拟环境。例如,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从小树立规则意识,教师用一段交通事故的视频,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增强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营建有利于道德发展的虚拟环境也将成为可能。

小学课堂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感心理环境,主要体现为师生、生生之间的角色互动而产生的课堂情绪情感氛围。基于当代儿童的身心特征及学科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上成为道德学习者的角色,和学生一起实现道德成长。例如,在教学《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一课时,教师就宜表现出更胜于学生的爱校意愿,展现出卓越的爱校精神,身体力行地为学生做好道德启蒙,并把学生的爱校表现当作自身幸福的题中之义。如此营造起来的课堂社会文化环境自然会让师生在道德成长之路上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二)情景模拟:由感知到体验

儿童道德生活的建构是儿童不断获得、丰富、扩展道德生活经验的过程,是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听故事、讲知识、讲道理”的僵化套路,结合教材开展情景模拟,让学生从感知道德观念到体验道德情感。在三年级下册《我们在一起》一课的教学中,有“陈欣在升旗仪式上没有戴红领巾,结果班级荣誉丢了,大家责怪她”的内容。有教师就组织了情景模拟的教学活动:由学生自愿轮流扮演“陈欣”的角色,获得被同学“责怪”一番的心理体验,再通过交流感受达成同学之间应友好相伴的道德认知。这样的教学以师生的“在场因素”为出发点,营造了良好的儿童心理场域,提高了教学实效。

(三)课堂言语:由“法言”到“童言”

小学法治教育具有“前法律教育”的性质,其定位是普及宪法常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统编教材采用了嵌入式的内容编排,把法治教育融合在德育主题之中。法律知识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法理”,儿童心理逻辑要求教师不违“教理”,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把“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以避免法治教育的生硬和僵化。例如,针对三年级下册《我们的朋友》一课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八条:“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的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就需要教师把“拘留”的概念儿童化,才能引起三年级学生对违法行为的高度警惕。

(四)生活接轨:由识记到践行

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面对信息时代的儿童,脱离生活实际的道德说教和条文识记,显然难以实现课程目标。课堂上让学生讲述生活经验,分享生活情境,回望生活经历,就成为课堂实践的重要内容。教学《我学习,我快乐》一课时,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分享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必然会给同学有益的启迪。另外,道德成长离不开生活的检验或考验。为了突出学科育人的实效性,一些学校把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评价结合起来,使本学科教学和儿童的生活接轨,成为新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新探索。

三、转型期待新的突破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课程改革中的新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转型正在和课程改革一起逐渐发生,但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首先,受到传统德育模式中落后观念的影响,一线教师的课堂还存在“穿鞋、戴帽、贴标签”生硬的“法治知识”灌输的现象,对于本课程的理念没有很好地吸收和消化;[6]其次,新时代课程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人才评价、课程评价的科学机制正在建设之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彻底转型依然受到评价机制的“瓶颈”制约;最后,统编教材的有效使用,要求一线教师在教材观、知识观、教学态度、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与更新。[7]受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制约,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多为语文、数学或班主任兼任,教师研究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精力捉襟见肘。部分学科教师受自身道德素养的制约,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确实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承担新时期新德育的使命。这些问题均有待于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予以解决。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