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的写作教学策略

2019-01-11 23:32江苏连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下锅写日记日记

江苏连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学 王 朋

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怕写,教师愁批”的现象。很多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习作教学时花费了那么多的精力讲篇章布局,讲遣词造句,却总是收效甚微,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老样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进行了两年多的习作训练,但其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低下,亟需提高。那么,作文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能否找到一种能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呢?笔者想到了“微型日记”。

一、“微型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场”

“微型日记”是一种短小精悍、随想随记的日记形式。它篇幅短小,语言质朴,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写作素材,以抒发真情实感为写作基调,教师可以适当降低习作的难度,放缓习作要求的坡度。因此,“微型日记”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激发其写作兴趣的“助跑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力,提升其写作能力的“训练场”,还是语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写作教学的有益尝试与探究。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放缓坡度、循序渐进的写作教学方式,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效果非常显著。

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写“微型日记”呢?

二、抓住“微型”特性,让学生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

在日记前面冠以“微型”二字,其核心就是要适当降低写作的难度,放缓写作的坡度。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要紧紧抓住“微”字下功夫、做文章。

1.降低选材的难度

笔者要求学生在记日记时,只要抓住一天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瞬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点感悟……去写即可。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学生会觉得写日记时有话可说了、有事可记了,感觉写日记“很好玩”“很有趣”。学生日积月累,不断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在写作文时就不用“搜肠刮肚”地找素材,可以使他们逐渐树立起写作文的信心。

2.降低篇幅的限制

笔者要求学生写日记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不要为了凑字数瞎编乱造,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样做,降低了对日记篇幅的要求,学生无须担心是否达到老师规定的字数,可以缓解学生对写日记的抵触心理。

3.降低表达的要求

要想彻底消除学生写日记的畏难情绪,就要让学生自由、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放开束缚学生“手脚”的条条框框,只要他们的日记内容符合生活逻辑,能表达出真实情感即可。写日记本来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没有必要像写作文那样正规,过于苛责就失去了写日记的意义。

教师放宽对学生写日记的内容、篇幅和表达方式的限制与要求,学生在表达时就会觉得轻松,文笔自然变得流畅,很容易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

三、引导观察与积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米下锅”

现在的小学生,每天接触的除了课堂上有限的书本知识,就是窝在家里写作业、打游戏、看电视,很少有学生经常走进大自然或广泛地接触社会去细致地观察与思考,造成了学生的认知空间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在写作时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

为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到生活中去“找米下锅”。

1.从校园生活中“找米”

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与小伙伴一起成长,教室里、操场上、树荫下,到处都是学生们天真的笑脸和活泼的身影,校园里每天都有无数的事件发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同学们的各种表现,留心班级和校园中各种活动和突发事件,随时记下自己的见闻,为写作积累素材。

2.从家庭生活中“找米”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大本营。现在很多小学生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关注家庭生活、参与家务劳动,可以说他们对一日三餐是如何来的,家务劳动怎么做都是一无所知。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注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并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

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与付出,增进亲子关系,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生活技能,使学生长大后不会成为生活“低能儿”,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3.从社会生活中“找米”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仔细地观察思考,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悟;还可以结合习作教学,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作业,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按照计划付诸实践,并及时把活动过程记录下来。

在学生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三观端正”,而且可以使学生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不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己。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由此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写作是打开“源头”的“活水”。只有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去发现、去思考、去积累,才能让他们在作文时有话可说,让源源不断的“活水”从笔尖“流淌”出来。

四、引导阅读与积累,让学生从书本中“找米下锅”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言文字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出好作文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丰富写作素材,让他们从书本中“找米下锅”。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不间断地督促,使其形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1.读整本的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读整本的书。”因此,笔者要求学生选定要读的书,就一定要读完,不要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2.有计划地读

班级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如安排自己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要读多少书。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按计划完成自己的读书目标,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奋、自律的良好品格。

3.灵活找时间读

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各异,教师不能死板地要求学生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读书。因此,笔者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读书的时间,但要持之以恒,不能想读几页就读几页,不想读就不读。

4.要“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动笔、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储备。

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要在书上圈圈画画,还要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摘抄佳词妙句;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要“练练身手”,对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或者改写,并写下读书心得。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充实。

五、注重评价与激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日记的习惯

学生所写的每篇“微型日记”,都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是他们的心血结晶。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要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认真地阅读、批改学生交上来的日记,仔细寻找学生字里行间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即使日记中有某些不足之处,也要温和、委婉地指出来,要用心呵护学生稚嫩的自尊心。另外,教师还要经常利用阅读课、自习课举办“微型日记展”,让每个学生都拿出一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向全班同学展示,让他们互相分享、欣赏与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的“微型日记”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评价之后,产生的成就感能够激发他们写作的愿望,使他们写日记的热情能够持久地保持下去,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记日记的习惯。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下锅写日记日记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张家界的三下锅
为什么事情没办好叫“砸锅”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如何煮出一锅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