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 徐 静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小学数学教师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反映了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的具体需求。通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可以发现,这份纲领性文件中多次提出了学生探究、以学生为主等先进理念,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实践与体验活动,激发出小学生积极学、主动学数学的良好意识,掌握数学知识的探索规律,以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勇气与决心迎接每一个学习挑战,从而从各个角度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让小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生成数学知识,全程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现、推测、证明与应用过程,便于小学生深入把握数学知识的客观规律,促使小学生实现专业成长与学习发展,使其在积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思考状态,能够深化小学生的知识理解,感受数学思维的基本思考方式。
如在“20以内数的排列”一课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数量不一的铅笔,但数量都在20以内,要求学生按照铅笔数量进行顺序排列。孩子具备直观观察能力,即便他们没有明确的数字大小意识,但是也能通过直接观察铅笔数量做出正确的排序。于是,我便根据学生的排列顺序写出20以内数的排列。然后,我再从铅笔数量的排序活动中提炼出了20以内数的排列知识,在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升华了小学生的直观认识。在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20以内数的排列方法,更新了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便于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设计问题解决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使其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学生必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分析数学问题,从各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还会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自身的数学思维意识,形成善于学习、积极合作的学习意识。因此,问题解决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师利用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有效的问题解决活动。
如在“条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孩子们设计了数学实践探究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记录本月本地的天气情况变化,汇总统计数据,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统计图表得出数学问题。在完成的过程中,孩子们自主选择天气情况的统计方法,有的以表格形式按照日期顺序记录了本地天气情况;有的孩子先写出了不同的天气类型,比如晴天、阴天、雨天等,然后以“画正字”的方式记录了本月的天气情况,并据此绘制了统计表格。然后教师提出数学问题:如何才能更加直观地判断本月出现最频繁的天气情况?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便认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知识,以图表信息展示了自己所收集的天气情况,然后展开了统计分析,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品质的精神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其将数学精神与数学家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让自己受益终生。由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有机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稳步提升自己的学习素养。
就如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学习能力较差,总是出现审题错误,而且不能明确区分题意陷阱与错误信息,无法列出正确等式。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有一部分孩子失去了学习信心。为此,我和孩子们分享了许多数学家的故事,希望他们可以效仿数学家坚韧不拔与迎难而上的勇气与决心,不要轻易被困难与挫折打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也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欣赏能力,比如引导小学生观察几何图形的对称美,以数学计算解决基本的生活开支问题等,希望可以让孩子们始终对数学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应该综合考虑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的学识,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品质,循序渐进地培养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