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罗洞小学 曾玉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解答数学题目,就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解决问题,去惑求知。帮助学生在正确解答数学题目的同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更加灵活地解答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
一些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并不能准确地掌握数学问题的关键,不能发现数学题目中的问题,自然不能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注意到该问题,并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学习行程问题等数学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比较的教学情境,设计数学题目。例如:同学a家距离学校20km,每天乘坐公交车到学校,乘车时间为0.5小时,请问公交车每分钟的行驶速度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解题,并得出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引导学生在了解基本公式的基础上,针对刚才老师给出的题目设计数学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已经认识到教师给的题目是为了计算速度,就会设计计算时间与路程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掌握行程问题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1.同学a家距离学校20km指的是行程问题中的哪个要素?2.乘车时间指的是什么?3.怎么计算速度呢?
学生在充分解读题目之后就可以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的公式来计算速度。在该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解题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加强,通过解决问题获得学习数学知识的成就感,不仅能够巩固行程问题的相关知识,还能帮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这一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积累的感性材料较少,还尚未培养出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看到数学题的时候,不能准确判断该使用何种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题目中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到位,就不能较好地解决题目。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其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与应用多种解题策略。比较常见的解题策略包括:数学结合、画图解题、列表解题法等。例如在解决一些比较有难度的路程问题时就可以应用画图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是在解决相向而行等问题的时候,通过画图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相向而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解答该类问题就更加容易。教师也要帮帮助学生对该类问题进行归类,这样学生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该解题策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保证题目的正确率,还能减少解题所花费的时间。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活用列举问题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题目:王师傅维修之后还剩下一截铁丝,要用这截长为40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问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围法,哪种方法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可以看出,要想解决该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通过一一列举的方式来解答题目。学生在最后发现,周长相等的情况下,特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比其他的长方形面积都大。不仅解决了题目中的问题,也总结了一个数学知识点,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虽然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与解题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与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因此,教师还需要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题目练习,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并逐步提升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完题目之后,让学生脱离题目来复述自己所掌握的数学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看到数学题目的时候迅速捕捉到其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在这个复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解题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请学生自行阅读题目内容,再点名学生阅读题目,然后复述自己所捕捉到的信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这对解决数学问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应用对比概括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有这样的题目:题目1:学校购买体育用具,买足球300颗,篮球比足球多1/5,篮球有多少颗?题目2:学校购买体育用具,买足球300颗,篮球是足球的1/5,篮球有多少颗?如果学生不注意审题,就很容易导致解题错误。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求学生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应用画图法来解决该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解题技巧来解决数学问题,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应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去惑求知的中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数学成绩提高,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