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4月份,西北、华北、黄淮地区过程性降雨较多,土壤墒情良好,利于春播开展。但吉林西部和辽宁西北部降水偏少,不利春玉米播种。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4月30日,全国各类农作物已播种面积占计划播种面积的41.7%,进度与上年持平,其中春玉米已完成37.9%。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4月底,东北农户售粮进度为93%,比月初提高5个百分点,同比高1个百分点;华北农户售粮进度为80%,比月初提高6个百分点,同比高4个百分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4月3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0989万t,同比增加1155万t。
4月份,国内玉米饲用需求疲软,工业需求增长。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栏持续下降,玉米饲料消费低迷。饲料企业以随用随采为主,仅保持安全库存。玉米工业消费量增长。4月份,玉米淀粉行业平均开工率76%,环比增加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玉米酒精行业平均开工率66%,环比增加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由于部分燃料乙醇企业使用重度不宜存稻谷替代玉米进行生产,玉米酒精行业开工率同比下降。
4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上涨。4月底,黑龙江深加工企业三等玉米收购价为1670~1700元/t,比月初上涨100元/t;吉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660~1730元/t,比月初上涨40~70元/t,由于贸易商不认可吉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企业到货基本无量。4月东北地区农户余粮基本见底,粮源转移至贸易商手中,受持粮成本影响,玉米价格筑底回升。4月底,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本地玉米收购价为1870~1920元/t,比月初上涨40~60元/t。4月华北地区本地粮源上市量较少,加之东北玉米到货量下降,华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总体偏强,但深加工企业利润不断压缩,饲料需求疲软,限制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后期产区余粮见底,支撑国内玉米价格;但饲料需求疲软,加之多数市场主体对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农产品进口协议持乐观预期,玉米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此外,2019年临储玉米开拍时间及起拍底价对玉米价格也有重要影响。在持仓成本推动下,预计后期国内玉米价格稳步小幅上涨。
4月份,CBOT玉米市场期价下降。4月30日,CBOT玉米5月合约期价收盘353.25美分/蒲式耳,比月初下降8.5美分/蒲式耳,降幅2.4%。继3月下降后,4月CBOT玉米市场期价继续下行。下行压力主要来源于:南美玉米产量前景明朗,全球饲料粮供应庞大;市场已基本消化美国中西部地区洪水耽搁玉米播种的影响;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持续下降。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9年3月我国进口玉米42万t,上月为16万t,上年同期为6万t。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口玉米99万t,去年同期为56万t,同比增加77%;2018/19年度(始于10月)至今我国进口玉米160万t,去年同期进口111万t,同比增加45%。
4月份,北方大部地区热量充足,西北东部、华北、黄淮西部降水改善了土壤墒情,对冬小麦拔节孕穗有利。4月份,西北、华北、黄淮大部气温正常或偏高1~4℃,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西部出现了明显降水过程,大部降水量有10~25 mm,增加了土壤水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有利。江淮、江汉大部时段以晴好天气为主,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近期西北、华北、黄淮东部冬小麦多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黄淮西部、江淮、江汉大部处于抽穗、开花期;西南大部处于开花至乳熟期。监测结果表明,截至4月24日,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4%、73%,一类苗与上周持平,二类苗减少1个百分点。
4月上旬,各地面粉企业利润情况有限,面粉企业整体开机率处于低位,小麦库存消化速度较慢,抑制补库需求。小麦价格持续下滑,各地储备库及贸易商急于出售小麦,不断下调出售价格,普通小麦价格回落。4月中旬开始,随着各级储备库轮换粮销售已经接近尾声,同时主产区基层粮源基本见底,阶段性供应紧张利多普通小麦价格。在需求方面,距离新小麦集中上市仍有1个月左右,而面粉企业库存水平大多20天左右,在补库需求的推动下普麦价格小幅反弹。截至4月底,山东菏泽普通小麦进厂价格2460元/t,济南2460元 /t,河北石家庄 2460元 /t,邯郸 2470元 /t,河南新乡2460元/t,郑州2430元/t,江苏徐州普通小麦进厂价格2440元/t,部分地区普通小麦出厂价格月环比保持稳定,局部地区上涨10元/t。
本月面粉企业参与政策性小麦拍卖的积极性有所提升。4月份共进行5次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储备小麦拍卖,成交总计30.06万t,高于上月的22.4万t。4月30日当期成交8.22万t,显著高于4月3日的成交1.82万t。
近期处于面粉销售淡季,面粉销售不旺,面粉企业为促进销售小幅下调面粉出厂价格。截至4月底,河北石家庄特一粉出厂价3070元/t,月环比下降50元/t。山东济南3080元/t,河南郑州3120元/t,江苏徐州3220元/t,月环比持平。
截至4月底,河北石家庄麸皮出厂价1060元/t,江苏徐州1120元/t,河南郑州麸皮出厂价1100元/t,山东济南1120元/t,安徽宿州1050元/t,月环比均上涨30~40元/t。面粉企业整体开机率处于低位,麸皮整体供应下降,对麸皮价格形成支撑。加之水产、菌料需求均有所恢复,也利好麸皮价格。但猪瘟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农业农村部统计显示,2019年3月生猪存栏量下滑,环比下跌1.20%,同比降幅达到18.8%。生猪整体存栏量下滑,猪料需求疲软,制约麸皮价格上涨幅度。
3类生态系统间露石覆盖面积具有显著差异(F=3.68,P=0.028)(表2),草地、人工林和次生林占比分别是19.10%±1.35%、13.68%±1.31%和17.14%±1.61%,其中草地露石覆盖面积显著高于人工林。
据海关统计,2019年3月我国进口小麦26.8万t,上月11.6万t,上年同期为29万t。2018/19年度(6月至次年5月)至今我国进口小麦230万t,去年同期进口为268万t,同比减少14.2%。
国际小麦价格方面,4月份美国小麦期货价格呈回落态势。截至4月底,CBOT主力合约期价由月初的464美分/蒲式耳下跌至442.5美分/蒲式耳。美国小麦期货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美国农业部4月供需月报显示美国小麦产量前景改善,全球供应增加。美国农业部在4月份供需报告中预计2018/19年度美国小麦期末库存为10.87亿蒲式耳,高于3月份预测的10.55亿蒲式耳。预计2018/19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测数据为2.7561亿t,高于3月份预测的2.075亿t,也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712亿t。同时美国冬小麦作物状况改善,也利空小麦期价。美国冬小麦作物优良率为62%,也高于月初的56%,上年同期只有31%。
东北地区大豆播种工作于4月底陆续展开,在大豆振兴计划等政策支持下,预计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将连续第4年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9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85万公顷,同比增长5.4%,其中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为382万公顷,同比增长7.0%。大豆总产量为1680万t,同比增加80万t,为2005年以来最高水平。黑龙江陈季大豆供应充足,贸易商余粮较多,价格继续承压运行。
进口方面,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92万t,高于2月份的446万t,但低于去年同期的566万t,为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4月份巴西新季大豆集中到港,大豆进口量将增至850万t,高于上年度的692万t,创历史同期最高。预计5~6月份大豆到港量为1400万t,低于上年同期的1838万t。预计2018/19年度我国进口大豆8700万t,低于上年度的9514万t。主要因国内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生,生猪存栏大幅减少影响饲料消费需求。2019/20年度预计猪肉价格将因生猪存栏下滑而大幅上涨,高猪价将刺激补栏、提高猪料中蛋白添加比例,有利于拉动豆粕消费需求,进口量将再度增加。预计2019/20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为8900万 t,同比增加200万t。
国内需求方面,据农业农村部统计,3月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18.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21.0%,降幅均达到近10年来最大,特别是一些主产区减产幅度更大。由于市场预期生猪价格上涨,压栏猪数量较大,4月份豆粕消费需求好于预期,豆粕库存保持在低水平。5月6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70万t,环比增加5万t,同比减少39万t。预计2018/19年度我国豆粕饲用消费量为6600万t,同比减少5.8%,2019/20年度尽管生猪存栏处于低位,但工业饲料用量占比提高、饲料配方中豆粕添加比例提高、出栏体重增加等因素拉动豆粕需求,预计2019/20年度我国豆粕饲用消费量为6880万t。4月份华东地区一级豆油与24度棕榈油价差在980~1100元/t,处于偏高水平,随着气温升高,棕榈油替代豆油需求增加,抑制豆油消费。监测显示,5月6日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为139万t,环比增加3万t,同比增加5万t。预计2018/19年度豆油食用消费1475万t,同比减少50万t。预计2019/20年度我国豆油食用消费量提高至1600万t。
国际市场方面,截至4月28日,美国18个大豆主产州的大豆播种进度为3%,去年同期为5%,过去五年同期均值为6%,美国南部潮湿的天气导致播种进度缓慢,5月份播种工作将快速推进。截至4月22日,美国大豆出口装船量较去年同期低1180万t,如果后期没有中国超预期的采购,美国大豆期末库存还将进一步增加,供应压力巨大。巴西大豆收割接近尾声,由于3月下旬以来天气条件改善,USDA 4月报告将巴西大豆产量上调50万t至1.17亿t,但仍低于上年的1.22亿t。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截至5月1日,阿根廷大豆收获进度为59.3%,近期收割快速推进,预计产量达到5500万t。
国内外价格方面,5月6日,6月船期美国大豆对我国港口CNF报价364美元/t,折合完税成本约3531元/t(加征25%进口关税),环比下滑232元/t,巴西大豆CNF报价359美元/t,折合完税成本约2822元/t(3%进口关税),环比下滑120元/t。巴西大豆集中上市,加上中国大豆需求疲软,导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走低。5月6日,黑龙江地区食用大豆收购价格为3460~3500元/t,油用大豆收购价格为3200~3240元/t,局部地区上涨20~40元/t。东北地区进入春耕农忙时期,农户售粮意愿较低,局部地区价格小幅上涨。
5月份预计,2019/20年度我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为28397万t,同比增加904万t,增幅3.3%。预计2019/20年度饲料消费17900万t,同比增加200万t,增幅1.1%。预计2019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将刺激养殖企业补栏积极性和增加生猪出栏体重,有助于饲料需求恢复,提振玉米饲料消费。
5月份预计,2019/20年度玉米工业消费8500万t,同比增加700万t,增幅9%。从当前规划与实施项目看,预计2019/20年度玉米深加工产能在1.25亿t左右,同比增加约1400万t,玉米工业消费将继续增长。考虑稻谷“去库存”政策,预计仍将有部分重度不宜存的稻谷替代玉米生产燃料乙醇。
5月份预计,2019/20年度玉米市场产需缺口为-2437万t,缺口同比扩大1027万t。
(二)小麦市场 据各省农业部门公布的小麦种植意向数据,2019年主产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呈稳中略减态势,其中河北省由于地下水超采治理,安徽省由于适度压缩赤霉病高发地区小麦种植面积,两省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幅度较大。5月份预计2019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2400万公顷,比2018年减少27万公顷,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2232万公顷,比2018年减少30万公顷;截至4月底,主产区冬小麦生长期光温条件较好,整体苗情好于去年同期,预计单产情况将好于上年。5月份预计,2019年全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5t/公顷,比2018年增加84kg/公顷,其中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6t/公顷,比2018年增加91kg/公顷;预计2019年全国小麦产量13200万t,比2018年增加57万t,其中冬小麦产量12498万t,比2018年增加 43 万 t。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预计2019/20年度全国小麦食用消费小幅减少;同时如果收获期天气良好,新小麦整体质量比去年将会大幅提升,饲用及工业消费均会出现下滑。预计2019/20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12250万t,比上年度减少630万t,减幅4.9%。其中,食用消费9230万t,比上年度减少50万t,减幅0.2%;饲料消费及损耗1500万t,比上年度减少300万t,减幅17%;工业消费920万t,比上年度减少280万t,减幅23.3%。5月份预计2019/20年度我国小麦进口360万t,比上年度增加60万t。预计2019/20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1300万t,比上年度542万 t增加 758万 t。
(三)大豆市场 预计2019/20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为10580万t,其中国产大豆产量为1680万t,大豆进口量为8900万t。预计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为9050万t,同比增加400万t,增幅4.6%,其中包含200万t国产大豆及8850万t进口大豆;预计大豆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为1515万t,同比增加15万t,年度大豆供需缺口为81万t。
预计2019/20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为7115万t,同比增加313万t,其中豆粕产量为7109万t。预计年度饲用豆粕消费量为6880万t,同比增加280万t,年度国内总消费量为7040万t,同比增加284万t。预计年度豆粕出口量为80万t,年度国内豆粕供需缺口为5万t。
预计2019/20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为1741万t,同比增加116万t,其中豆油产量为1651万t,豆油进口量为90万t。预计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量为1600万t,预计工业及其他消费量为155万t,年度国内豆油供需缺口为26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