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堂
(武威第十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18)
语文课堂有这样的感慨: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是当下教师教学的一大痛点。究其根本在于:第一,句子诘屈聱牙,词语晦涩难懂,教师为了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逐字逐句地串讲,效果甚微;第二,学生忙碌不堪,反感这种枯燥乏味的串讲,记词义,忆译文。这些事实皆告诫我们必须尝试文言文教学的创新之路,重新赋予文言文教学崭新的生命。
许多学生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而又生僻难懂,原因在于其语境的缺失。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的确存在着不少问题。受应试教育影响,教条式教学,将课文肢解分析,死记硬背变成教学固定模式。这样的文言文教学谈何乐趣?学生怎能不厌,怎能不烦?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止损,改变教学方法,拉近文言文与生活的距离,让文言走进生活,创设适宜的教学方法,重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讲解文言知识时,教师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或者词句。案例如下:笔者在执教《兰亭集序》一文时,借由成语“入木三分”的出处,适时抛出“《兰亭集序》与李世民”不得不说的故事,学生们都感到兴趣盎然,接着引导学生说说心得体会,讲一讲自己的理解。这样通过故事串联文言文,学生自然兴趣倍增,在学习文言文中也会倍感亲切。师生在共同探讨中鉴赏这精彩纷呈的华美篇章。又如,对于文言实词“克”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生活实例讲解法,解释成“制胜、制服”的意思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极思考。有学生提出感冒药“快克”的创意。的确,此中的“克”与文中“克,胜也”中的“克”如出一辙。这样以生活实例来解释,相较于词语串讲,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学习起来有了兴趣,记忆起来也倍感轻松。
古典名著也是帮助教师来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关键所在。笔者大费周章在写作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些年满分作文的优秀之处,最终得出结论,不少作品皆有文言色彩。很显然,这些学生在作文上的优势在于他们对古典名著的热衷与熟识。在多番探究文言阅读与习作的联系之后,学生燃起重拾文言研读的激情。
笔者认为,文言文学习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师担心若不“字字剖析”,学生终究无法透彻理解。而这种满堂灌式教学,又形成了学生懒于动脑、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常态,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终究毫无进展,真是伤透脑筋。既然这样,教师则应放手一搏,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将学习交付于学生,回归学生学习本位。教师应抛弃串讲教学,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工具书的辅助下自主学习。当然,学习伊始学生会感觉难度甚大,但必须深知“万事开头难”,坚持难能可贵,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逐步提升独立阅读水平。当学生可以独立行走在文言阅读之路时,他们自然而然地萌生兴趣,被其中奥秘深深吸引,需要解惑之时,自主找寻答案也是常态。阅读能力的提升指日可待。笔者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文言文阅读,创文言阅读“三部曲”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略读
初读课文时,朗读形式不限,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有感情朗读,无须借助任何辅助工具,通过自身知识体系去感知文中词句之深意。阅读之时也不是毫无目的、毫无章法的,需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将疑难问题进行标注,或体会,或思考,为下一步的精读做铺垫。
(2)精读
在精读课文时,可以查阅字典,将初读时的“疑难杂症”逐步体会,并逐一解决。在工具书的帮助下,这一过程是对略读的进一步消化,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的高效提升就在于精读过程的历练。事实上,精读课文就是自我消化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之间,与作者之间深层对话的过程。在与之对话的同时,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并逐步充实自身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期待“三部曲”中的最远路径:研读。
(3)研读
研读过程,不再是独自学习的过程,而是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教师、文本及作者四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精读中未能消化的问题提出,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创建解决问题的平台,当堂提问,引导学共同探讨,适时点拨,给予助力。在合作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和文言思维能力。
这样的学习文言“三部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是激起学生的语文觉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文言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若是想走出文言教学的困境,则应一改往日填鸭式教学,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品读、赏析中感悟文言文所蕴藏的文化。
教师教学时只有真正意义上抓住文言文教学的意蕴,注重文学内涵,充分发掘其精髓及根本意义所在。可以将作者指引至现实,从而与之深度对话;也可以走入时空隧道,亲近作者,亲近文本。只有真正意义上实现“文”与“言”的统一,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多番创新,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文言文学习的钥匙,打开学习之门。
文言文的经典在于它的独特,它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存在着,它是一个巨型宝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而它的文化就存在于“文”与“言”之中。学生在进行解读时,应将二者完美结合,相辅相成,感悟其经典所在。
案例如下:笔者在执教《兰亭集序》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段对于兰亭四周风景描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学生们对此句饶有兴趣,并讨论。他们的困惑在于:此处“修”何以形容“竹”?笔者这样引导,师:被人称为“四君子”的是什么植物?生:梅、兰、竹、菊。师:竹的品质有哪些呢?生:彰显气节,清雅淡泊。师:有竹这样的好友相伴,还不皆为君子?否则,王羲之为何还会用“修”润“竹”呢?(这个问题的创设则是以“文”通“言”,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修”。接着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学生1:这里的“修竹”的意思是“长得又高又大的翠竹”。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有一句“邹忌修八尺有余”,这其中的“修”不就“长”的意思吗?师:那你既如此认为,那意思就是古人描写身高就会用“修”来形容吗?生2:不对。“亮少有群逸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这里就不是用“修”。师:很好。那我们体会一下“邹忌修八尺有余”的语境是怎么样的呢?生3:这里的“修”不仅仅写出了邹忌的身高,更突显出他的魁伟英俊的外貌。(这名学生则是以“言”参“文”,更好地解说了文意。)师:这样来看,“修”与“长”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本文中作者用“修”来形容“竹”,是用竹之品质来彰显作者之节气。
以上案例,笔者仅仅是引导学生将“文”与“言”相融合,通过言语来感悟文本之根本所在,从语言中体会文言独特魅力,从而真正意义上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这种高贵典雅的文字,是传承经典的纽带,也是现代汉语学习的“源头”,它蕴含的礼仪文化,为学习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通过各种方式突破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字奥秘,感悟文言文的深层意蕴,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在文言文浸毓下,仪表举止自然会温、良、恭、俭、让,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向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