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新城区实验学校 孙雪梅
运算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在小学教学中,运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运算能力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运算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训练,这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以下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浅谈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数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的教育,更是提高学生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联系实际,将新思想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不断完善数学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以期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譬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进行旧知识——“整数乘法”“整数除法”“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回顾与复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引导学生进入分数运算的教学中;然后,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区别整数与分数,并将它们的运算规则进行比较,理解算理,找出其中异同;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请学生就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或解答,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如此多种方法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加强教学效果。
审题是做题的首要步骤,只有把题目阅读清楚,理解正确,才能更好地、正确地理解题目,答出更完美的答案。小学数学教师不应只教会学生做对题,更应教会学生审题,清除他们思维上的其他干扰,这样学生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题都能在审题上不跑偏。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维发展不成熟,学会运算学习中的审题,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譬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复习时,教师应通过多媒体严谨、认真地给学生整理出圆柱、圆锥的底面积、高、表面积、体积等知识点,还可以结合实物让学生观察、发现、想象,并指出各自的特征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在做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层次地设置几个陷阱,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要求是什么样的圆柱或圆锥,是求表面积还是底面积或是体积等,在读题的过程中,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眼,明确重点,排除其他知识的干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其运算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错题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连数学家都会有做错题的时候,更何况是小学生呢?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对待、善于处理和利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差错,杜绝重蹈覆辙。课堂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出错也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的事件,而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是教师的责任。
譬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创建错题本,专门收集自己在平时课堂练习中做错的习题和单元检测、考试中出现错误的习题,这些内容大多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和混淆点,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错题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计算等总结出来,并通过对比进行记忆,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学生还可以把错题进行归类,经常总结,不断地积累,以此提高运算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个长期冗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不是一时间就可以达成的事情,要做到有规律性、有计划性,循序渐进,在时间上要有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灵活新鲜。小学数学教师要锲而不舍地对小学生进行锻炼,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建立起逻辑思维和较强的运算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巧,进而为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地点拨学生,对其加强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切实把计算教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