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中心小学 郝 会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不仅在于传授学生语文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文思辨性阅读就是让学生在文本分析中,通过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文本中所含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倡导思辨性阅读,实现以思促学,辨中有思,思辨结合,引领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学会阅读,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从而在阅读中实现文本对话的深度建构。
对刚开始学习语文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教学思维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式。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是靠教师的讲授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基本上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也没有个性的观点,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含义,无法深入剖析文本中所蕴含的深意。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已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开展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分析能力。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识文断字、基础写作的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将来走向社会必然就不能很好地筛选各种信息,无法对鱼龙混杂的信息进行正确识别,影响自身在现实社会中的良好发展。思辨性阅读作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合理地开展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笔者一直思考,语文教学的味道在哪里?事实上,细细品味,语文教学的味道就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蕴藏在对遣词造句的细致品质与辨析过程中。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使阅读教学味道更浓,应及时抓住文本细节进行启发,让学生围绕细节进行思考、分析,辨析文本语言的巧妙用法,促使学生发生思维上的碰撞,引领学生进行感知与体悟。
例如,在《望月》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对文本整体有所感知,然后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精美用词。如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精美的江月图,我让学生围绕动词“镀”字进行思辨:“这里的‘镀’字能否其换成‘刷、涂、抹’等动词呢?想一想月光是怎样‘镀’上去的呢?”通过紧扣文本细节,引领学生围绕文本语言进行辨析,不仅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意思的理解上,还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入的感知,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思维的准确性。
学生在阅读中能否进入深入思考,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对学生有层次阅读,深入感悟文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学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调控者,应牢固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思想,充分挖掘课堂资源,精心预设阅读课堂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顺势而导,与学生展开有效对话,从而引领学生潜心会文,认真思考,深入感悟文本内容,让阅读活动走向深入,提高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入性。
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对文本进行了品析与体悟之后,笔者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中有两名同学都把“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读成了“如同一团火球……”为此,我顺势引导学生讨论:“一轮和一团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作者用的是一轮而不是一团呢?”这一问题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立马陷入读文、思考中,伴随着学生的深入思考,阅读课堂充满了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张力,不仅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走向深入,还让学生对文本中的遣词造句有了更深的感悟,使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经历了深度阅读的学习体验。
思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是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深入理解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特征,结合阅读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探究阅读内容,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性。
例如,在《谈礼貌》这一课的教学中,为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深入的理解,笔者让学生对与本篇课文同题材的《说勤奋》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探寻其中的相同和不同,旨在让学生对比分析,开拓思维,形成较强的思辨能力。为此,我提出一个问题:“《谈礼貌》与《说勤奋》都是说理文,尝试分析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分析,有学生说道:“《说勤奋》在文本言语表达方式上主要是写事例。《谈礼貌》则每一件事情进行了画龙点睛式的点评。”还有的学生说:“《谈礼貌》主要是围绕生活中的日常事情让读者懂得以礼待人。《说勤奋》是通过名人的事实来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告诉我们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由此可见,让学生对题材相同的文本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深入感知文本之间的细微差别,不仅能促进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获取文本中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效地解决阅读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
总之,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开展对提升小学生学科素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开展,合理设置思辨性阅读训练体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