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古城镇胡坡小学 胡国斌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并且掌握应用题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找到解题思路,完成应用题解答。目前,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不强,对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学生似乎都明白,课后训练中题目稍微做出改变,学生就找不到解题思路,不知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无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小学生数学学习最为欠缺的能力。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变式训练,拓展思维,将一个知识点融入到不同情境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析和解决应用题过程中认识到问题本质,防止思维定式,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促进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全面提升。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中似乎掌握知识,课堂训练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课后练习却成效不佳,数学应用题解题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根据教学经验分析,总结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课堂上并未真正学会知识,理解过于表面,例题都是直接套用公式。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基本上都是模仿例题去解题,套用的是基本模式,所以解题情况还不错,但是课后训练中应用题变化多,一个知识点通过不同情境展示出来,学生思维跟不上。一旦单纯的套用公式或者模仿例题行不通,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而且解题的错误率高。其次,教师在讲解应用题过程中喜欢分类,总结解题方法,学生形成思维定式,拿到应用题后按照既定模式去思考,当这种思维与解题实际路径不同时,学生会一直钻牛角尖,被套在习惯性思维框架内,无法顺利找到解题思路,解题耗费时间多,但是效率却很低。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课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针对应用题解题中存在问题,应该有目的地进行变式训练,提高学生思维应变能力,抓住知识本质,无论应用题如何变化,都能有效地应对,培养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训练中,不但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抓住数学本质,还能使其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用题解题效率与质量,促进数学素养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中进行变式训练,把一个知识点融入到不同情境中去,最终设计出不同题目,还可以在原来的题型上稍做改变,适当提高难度和复杂度,引导学生解题,虽然应用题不一样,可是都是由一个知识点变化出来的,具有知识的延伸性,有助于思维发展,规避思维定式,通过长期训练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题型变化,完成应用题分析与解答,并且确保正确率。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先要阅读应用题,分析给出的已知条件,挖掘潜在的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分析问题与给出已知条件之间关系,弄清楚题意;第二,联系学习知识,把给出条件以及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结合起来,构建知识体系,寻找到解题思路,然后在脑中完成解题步骤设计;第三,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完成解题,做好检查,防止由于疏忽大意出现错误。变式练习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效应用,在不改变运用知识点情况下,对于题目做出调整,这样既能激发解题兴趣,消除厌倦心理,还能让学生拿到题目就知道考查哪些知识,应该运用什么方法解题。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应用题解题能力不能过于追求数量,从而忽视质量,而是要通过精心设计,把一个考查点设计成多个类型习题,提高应变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提升,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自然会增强。
小学数学应用题主要包含四个类型,分别是工程、归一、相遇、平均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应用题各具特点,而且解题的方法也有较大差异,但是从本质上来看,都是由一个数量关系公式衍生而成的,那就是单量乘以数量等于总量。无论应用题如何变化,都脱离不了这个根本规则。所以在解决这些应用题的过程中,应当灵活地运用这个恒等式,具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快找到解题思路,最终高效完成应用题解答。比如,在解决相遇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使其明确行进的速度就是单量,行进所花费的时间是数量,距离是总量,时间乘以速度就能知道距离。解决这类应用题中,如果题目已知条件中直接给出了要素,学生就可直接套用公式解决,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掌握知识,思维能够灵活变通,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往往会进行变式设计,应用题本质不变,改变题目给出的条件,用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培养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正确解决习题。以相遇问题为例,有两辆车从不同地方出发,相向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现在需要求出的是两地距离。这个问题并不难,两车行驶速度加在一起乘以时间,则可获知距离。在实际训练中,如果只改变时间和速度,练习将会失去意义,因为思路和解题模式不会有任何变化,容易导致厌倦。所以,这时就要进行变式练习,在不改变本质的情况下,重新设计应用题,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改变条件,然后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应用题给出条件中可以告知某辆车行驶速度比另外一辆快,也可是一辆车在行驶一定时间后另外一辆车才出发,然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相遇。
小学数学应用题变式训练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本质,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还是题目多么复杂,其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变,充分认识到这点,应用题解题能力自然会提升。小学应用题解题要求学生在拿到题目以后,先认真审题,分析给出条件,明确解题任务,然后尽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针对一个知识点罗列出不同的应用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最终把题目转化为一种形式,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及掌握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迁移解题能力,所有类型的应用题都能迎刃而解。小学数学应用题变式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不同情境中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不仅能培养应用题解题技巧,还能促使解题技能迁移,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应做好变式练习,不改变问题本质,把同一个知识点用不同情境呈现出来,除了能促进思维发展,让学生了解知识本质,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将看起来独立的技能统一起来,学会知识迁移,避免思维定式,促进数学综合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