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田雨顺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面对这些差异性,老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和分析学情,才能使学生真正站在课堂中央,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数学教师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在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自主学习能力是对学生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同时自主学习也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要求学生足够热爱这门学科,对该学科有良好的兴趣。小学数学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秀的数学思维,产生对数学的热爱,这三点在自主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做出良好的铺垫。
培养学生能力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如今的数学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而且还以数学知识为基础,考查学生已有的和潜在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是人类智慧结构中一项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种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和空间概念。因此学生在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如此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更好地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与老师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够很快地接受和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但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不是这样,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打造出一套合适的学习方法。这就会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学生的学习状况呈现出不乐观的状态。
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指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框架。这会影响学生后来的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前要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尝试找寻本节课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学习。
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就可能出现超纲的现象。学生难以接受或者接受了容易遗忘。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为什么图形来求面积。然后再让学生拿出之前剪好的两个图形,自己拼一拼、算一算、填一填,并思考:(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这种教学方式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如果老师在课堂直接给出多边形和正多边形的定义,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时候就会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就会觉得新知识特别生疏,觉得新知识很难。但如果找到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就会觉得学习新知识并不是那么困难,只是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化,学生就不会产生畏难心理。这就是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的好处,它会给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与学生生活的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能够创设出与生活经验相连的学习情境,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比较轻松,老师就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例如《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常见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公式解题。第二,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老师在导入课题的时候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景。“下面是来自农民伯伯的求助信:同学们,下面是我家的花圃的图形,请帮助我算算一共有多少平方米。”而题目中农民伯伯花圃就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这个题目表现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在生活中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一些不规则的花坛的形状。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呢?通常先把不规则的多边形进行分割或者是填补,将其划分为同学们学习过的一些图形。比如化分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或梯形等等。同学们很容易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是底乘高除以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边长乘边长,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以宽,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二。分别计算各个图形的面积,然后将其相加就是题目中不规则的多边形的面积。以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能够帮助同学们找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关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数学的很多问题都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数学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快速地找到解题方法,还能很好地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不同的学生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同一个问题,有的同学理解起来非常轻松,但有的同学理解起来就非常费劲,就是思维差异的表现。老师和同学之间也存在思维差异,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例如,在学了长(正)方体后,有这样一道拓展题: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每条棱都平均分成三份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分析切完之后各个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直接解决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难以找到题目的入手点。这时老师就可以采用问题串式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帮助同学们由浅入深地思考,进而彻底地解决这个题目。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强的逻辑性,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通常都是由浅入深,由内到外。“按照题目这种切法能够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呢?”“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为三份,那么切成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就应该是三的三次方二十七个。”“切完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小正方体呢?”“会出现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和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以及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每个面的中间位置,大正方体一共有六个面,所以总共有六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呢?”“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处于每条棱的中间位置处,大正方体有十二条棱,所以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十二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呢?”“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处于大正方体的顶点位置,大正方体一共有八个顶点,所以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八个。”如此,这样一道题目就很好地解决了。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探讨将大正方体的棱切成四份、五份、六份等其他的情况,让同学们总结相关的规律。
总之,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同时,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重点,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