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凤
(出示两根直的毛线。)
师:哪根长?
生:上面一根。
(出示一直一弯的两根毛线。)
师:现在呢?
生:一样长。
生:上面的长。
生:下面一根长。
师:刚才意见一致,为什么现在有分歧了呢?
生:刚才两根线都是直的,这次有弯的。
师:能想出办法比吗?
生:能,可以把毛线拉直比。
师:拿桌上的两根弯毛线,试一试。
(电脑动画演示。)
从学生熟悉的比较毛线长短入手,在比较一直一弯的两根毛线时,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自然想到将毛线拉直这一策略。通过学生实验和电脑动画演示,学生不仅自己解决了问题,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线段概念有了初步感知,还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多媒体课件回放拉直毛线的过程。配画外音:把线拉直,两手间直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师:刚才在比毛线的过程中,把线拉直,其实就创造出了一个新朋友——线段。线段究竟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征?你能在实验中找出来吗?
(同桌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长短、颜色不一的毛线,拉出一条线段后,再指一指。)
师:将一根短毛线横着拉,可以看成线段吗?
生:可以。
师:竖着拉、斜着拉呢?
生:还可以。
师:松开一只手,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生:不是,弯了,线段应该是直的。
拉直各种色彩、长短、粗细都不一样的毛线,意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求同,帮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主动抽象。这里的抽象主要分了四步走:让学生整体感知,在头脑中形成丰富表象;消除毛线的色彩、长短、粗细等对学生的干扰;消除毛线位置对学生的干扰;反例“弯毛线”促进“直”的建立。至此,“线段是直的”这一特征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1)找线段。
(教师拿出另一根长毛线。)
师:(拉毛线的一半)你能从中找出线段吗?
(教师指名让学生指一指。)
师:(拉毛线的另一半)还能找到线段吗?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师:(拉毛线的中间的一部分)这回的线段又在哪儿呢?
(全班边说边指。)
师:你们为什么每次指的地方不一样呢?
生:老师两手捏住的地方不一样。
师:看来,要在这根毛线上找准线段,关键是要看清楚老师拉直毛线时两手捏住的两端。这两端可重要了,在数学上,我们将它们叫做端点。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生:两个。
师:一起来找身边其他物体上的线段。
(学生自由找,找到后,说给同桌听,并指一指端点。)
“直”跟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较紧,可是“端点”这一词,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抽象,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教师采用两手捏住一根毛线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主动去摸、去思考,从而认识和理解“端点”。
(2)折线段。
师:(出示一张彩色纸对折)这道折痕也可看成一条线段。
师:下面进行折纸擂台赛,请拿出准备好的白纸。要求:只折一次,看谁折出的线段最长。
(学生折纸。)
师:大家都折好了,现在有一个问题,怎么比较谁的线段长?
生: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端。
师:非常棒,能用上今天学到的知识。
(比较折出的线段,线段长的学生为擂主,直到找出最长的线段。)
通过折纸游戏,让学生了解到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同时,通过折纸擂台赛让学生比谁折出的线段长,学生主动将一端对齐,“端点”在学生眼中从“摸得到”走向“看得见”;另外,折出长方形纸中最长的线段,学生突破心中“对折”的思维定势,想到斜着折,拓展数学思维。
师:刚才我们用毛线创造了很多线段。虽然它们颜色不同,长短不一,方向、位置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线段,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是直的,而且还有两个端点。
师: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画出来吗?
师:大家觉得这三种画法怎么样?
生:我觉得1号不好。线段是直的,但看不出两个端点。
师:2号和3号可以吗?
生:可以。都是直的,而且有两个端点。
师:在数学上,人们习惯用3号这种方法来完整地表示一条线段。
这里没有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直接模仿的方法,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用大量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己创造线段模型,然后用符号语言来表达,再对比、提炼,清晰地建构起线段的概念。整个过程中,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活动,体会了思考、发现和创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