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 李 欣
小学生还处于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的阶段,而小学数学又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因此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是比较困难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小学生很容易就会感受到学习的枯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游戏化教学指教师通过分析并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服务的游戏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学生则通过参加这种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学生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能够有很强的参与感,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应用策略可以围绕三个方面来展开,具体包括明确游戏化目标、明确游戏化教学具体的游戏过程以及数学知识在游戏化教学中的体现。
要想将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就要先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置得科学合理,后面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因为依据游戏化教学目标开展的具体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的重难点,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即明确教学目标有利于展开良好的数学课程教学。
例如,在“分数化百分数”的教学中,该部分的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做题来保证对知识的有效理解,也就是说,这部分的知识只能通过学生自己努力才能理解,没有其他的捷径。教师则可以先给学生进行示范,教授学生基本的换算方法,然后再提供一定的时间进行做题练习,让学生自己先消化与理解知识。随后,可以运用“换算接龙”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即先由一个同学计算分数化百分数,再让另一个同学计算百分数化分数,以此类推,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换算训练,这样,学生就在玩游戏的状态下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都能大大提高。通过这种形式得到的知识是具有可持续性的长效知识,学生对其的记忆比较长久。
小学数学因为其本身的逻辑性与推理性,比较不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因为如此,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能够很好地使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不过,在设计游戏化教学具体的游戏过程时,也要注意兼具趣味性与效用性。也就是说,在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时,要保证能够吸引学生自己愿意参与其中,让学生以积极放松的心态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保证学生参与这个活动后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保证游戏化教学的具体游戏过程,从而保证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加减乘除的知识”时,可以开展商场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收银员以及商店老板等角色。给负责扮演顾客的学生一定的资金去购买特定的物品,给负责扮演收银员的学生一定的资金负责找零,负责扮演商店老板的学生则负责最后所有资金的核对。这样的扮演活动能够让学生积极融入购物情景当中,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这个游戏化的教学活动真正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从而达到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熟练运用的效果。
平常最为常规的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的方式是试卷考试,这种方式是用考试分数来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能一次性知道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考查每个学生具体掌握知识的程度。所以,设计游戏化的考查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处于放松愉悦的环境下展现自我,还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考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思维更加活跃,考查效果往往是令人惊喜的。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制作扇形统计图比赛”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于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即将学生分为5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组自己的数据,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利用自己组所负责的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组内成员完成后组内进行讨论,修正出正确的扇形统计图并上交教师,最后由学生之间互评、教师总评结合的方式来选出制作得最好的一组并进行奖励,同时也鼓励其他同学下次继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中,游戏化教学方式作用很大,它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收获知识。但是,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应该注意这种教学方式的尺度,不能让它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不能让学生过度沉迷于这样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学习知识。这样合理使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使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更好、更广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