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龙结中学 张西挺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和基础。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传统的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数学概念、公式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的。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导学法为学生构建合理的问题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导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问题情境,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来。同时,教师要注意问题难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此外,教师要特别注重问题情境的合理性,让学生能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比如:在《集合》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高一学生正在军训,学校通知要高一年级的学生在体育馆内集合进行训练,请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所有高一的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掌握集合的概念,即研究对象的总体。紧接着,笔者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有哪些概念,有哪些符号?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如何给集合分类?学生在思考和探究这些问题的同时,就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可见,问题情境的设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上已经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相同难度的问题并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分层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层次分明的问题中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函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笔者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能够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要能够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笔者以这个教学目标为基础,为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问题:(1)将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图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图形能否作为某个函数y=f(x)的图像?(2)如果可以,那么这个图像具有什么样的性质?(3)相应的点坐标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有选择性地探索和回答这些问题。这样的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可见,分层提出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注重数学问题的分层。
在运用导学法构建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选择与问题特点相符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保障问题的效果。因此,教师就要以数学问题为基础,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是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问题课堂,从而将数学问题的功效最大化,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让学生以细胞分裂为例,计算一个细胞在分裂十次之后,最终会变成多少个。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想得出正确的答案,要经过复杂的计算环节。而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就得出了正确结论,同时,学生也发现细胞数与分裂次数存在着函数关系。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笔者就引出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可见,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总之,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状况出发,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数学课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分层设置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具备分析和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