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

2019-01-11 17:13:46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四小学李香凝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3期
关键词:加数直观思维能力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四小学 李香凝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共同存在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就必须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从直观形象的实物入手,积极拓展学生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通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逻辑思维的运用能力。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都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小学生来说,要他们理解掌握住抽象的概念、法则、定律,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实际,充分运用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通过反复直观演示,才能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实际意义。在现实授课过程中,应设计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开始学习计算的儿童,在解如“8 个苹果让小朋友吃掉3 个,还剩几个”这类题时,我拿出8 个苹果进行教学,使儿童在脑中利用苹果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在讲授“角”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更加清晰地使学生明确“角”的概念构建,就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学生观察出这些实物的共同特征,很自然地就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我们要研究的数学知识——角。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让学生观察,用运动的观点来进一步构建角的知识,很自然地就给学生构建出平角、周角、直角的概念做了准备。在学习面积单位时,对于1 公顷到底有多大,只是坐在教室里凭老师说,学生是掌握不了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把学生领到操场进行学习。我和学生先用卷尺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0 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动脑筋算出所量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很快就算出是10000平方米。我才告诉学生算出的这10000 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1 公顷的面积,学生都发出“啊,1 公顷这么大呀”的感叹,然后我和学生在这个面积是1 公顷的正方形中做游戏,学生就在活动中建立了一定的感性知识,以后我在教学中讲到关于公顷的知识时,学生自然地联想到活动的情景,就能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支柱,通过思维的深化,从理性上理解和掌握公顷的特点和规律。

二、从已有的知识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学习的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规律,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再引导学生从25+15=40 中得出:40-25=15;40-15=25。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出后两个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我在教“圆的认识”时,先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复习具体的平面图形之后,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观察、比较,自然就引出圆的概念。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融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儿童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从问题的趣味性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他们不会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由浅入深、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四、从语言训练入手,积极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小学儿童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儿童已经掌握了好多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因此在讲解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选出代表说出你们是怎样理解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又是怎样分析的,再组与组之间互相争论,最终找到最佳的解题思路。有时一道题目学生能找到好几种解答方法。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意识,又能通过说提高他们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也推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儿童的思维还不能完全离开具体事物,还需要以具体的感性材料和表象作为中介和支柱,他们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直觉性的特点,正处于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加数直观思维能力
巧算加法
分解加数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简单直观≠正确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