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喻元
(高安市第六小学,江西 宜春 330800)
教师在教学中应善意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爱护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其自主思考、自由表达。“讨论式”和“探究式”问答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但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提问设计层面的内容重复、引导牵强、前后联系跨度大等问题。高年级学生未形成独立分析阅读文章的思路,做不到举一反三。为了扩大课堂提问的教学意义,结合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实际需求,从提问设计层面分析问题的价值性,设计出“记忆、理解、运用”三个层面的有效性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
语文课堂的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思想、理解、应用等方面探究的过程,是阅读解析课堂的基本组成要素。提出的问题、方向、答案都是开放的、多元的,而提问设计原则能够为阅读课堂的提问提供具体方向,增强师生对阅读内容的把控力,满足师生在语文知识、学科素养以及生活应用中的需求。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中心内容是文章,提出的问题应与文章息息相关,甚至能够直面主题,突出文章的中心含义、作者的描写手法、内容的现实意义等。教师引导学生快速认知阅读文章的全貌,形成对阅读文章的初步认知。
阅读文章以叙述性故事、景色描写、散文等为主,自身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联想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引导其能够从某一点出发,将所学的语文阅读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较好的独立阅读分析能力。
阅读文章的提问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大纲要求相符合,能够被所有的学生理解和接受,甚至在抽象的主旨、写作思想、深刻含义等问题上都应采用逐步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思考,丰富扩展,而不能急功近利,快速公布答案。
在阅读课堂调研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阅读的提问多集中在记忆性和基础性问题上,包括生字读音、词汇理解、段落大意,整个课堂的提问都在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这些问题应快速讲解,而教师却会以提问的形式浪费掉课堂的一部分时间,并且,这些问题不足以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习激情,也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不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课堂提问的设计,仅仅使课堂提问发挥出记忆检测的作用,忽视了提问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阅读基础,在课堂上不停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甚至让学生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多次机械性回答,从而出现了“连续问”“满堂问”的怪现象。细枝末节的小问题能够起到强调、巩固的作用,然而,这种提问设计的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师生将课堂时间浪费在几个知识点上,忽视了对文章的全局性把握;而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思考深度、认知层次变得不再清晰,对阅读思维、情感认知的理解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教师在备课中往往会为了多设计一些知识点和讲解内容而挤占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在教师的主导下,阅读课的问题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注意力和阅读效果,不是有步骤、有顺序地进行问题设计,很少对学生的回答给出鼓励和赞扬,对学生回答的创新性和思考性也没有进行深度分析。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模式感到疲惫,往往被提问后便不再认真思考问题,与教师的互动逐渐减少,表现得十分沉闷,影响到课堂的整体气氛。阅读课堂的教学任务重,知识比较繁多,但缺乏回答反馈,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降低课堂提问的质量。
为解决阅读课堂记忆性和基础性问题比重大的问题,提出问题层次化设计的优化策略。教师在备课阶段,结合阅读课文的层次设计对应的提问,包括: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分析性问题以及评价性问题四个层次;然后,将四个层次的问题具体到课堂的具体环节,形成一定的逻辑性;最后,为学生提供解答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回答,共同探讨。
例如:在《荷叶圆圆》一文中,教师在课堂上划分出四个层次,包括“荷叶长什么样子呢?”“都有谁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呢?”“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分别把荷叶当成了什么?”“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喜欢荷叶,还会有谁也喜欢荷叶?它们又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呢?”;然后,将这四个大问题融入到课堂导入环节、正文讲解环节和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一步一步认知阅读文章;最后,教师总结全文,既描述荷叶的开头,又描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分别把荷叶比作了什么,给学生呈现出层层递进的阅读思维。
阅读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应为提出的问题做铺垫,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对抛出问题的时机进行把控,既不牵强性强制发问,也不能随意提问,并且还要不断分解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分析阅读文章的基本思路;最后,升华阅读文章的问题,为学生呈现阅读文章在情感描写方面的共通之处。
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课中,首先,导入环节准备好信息来提问“题目的特点”,讲解环节准备好对诗句翻译和描绘的材料,展现烟花三月、千帆驶过的情景来提问“诗句大意和意境”,升华环节准备对比《送元二使安西》分析“孤、尽、唯”的含义等内容来提问“送别意境以及描写手法”;然后,在课堂提出问题时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词或语气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发问,如“既然烟花三月、千帆驶过如此美好,那么作者与朋友要送别,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诗的真实意境和他们心情是不是一样?”,这样学生便会自然地思考诗词的意境;最后,梳理清楚全诗后对古代诗人送别的手法与其他诗人相比较,从而得出送别情感描写的共通之处。
为解决学生课堂消沉、思考不活跃的问题,提出积极互动沟通,给予肯定回馈的提问设计优化策略。教师可以使用肢体语言进行肯定回馈。如给予鼓掌、口头奖励、微笑等积极肯定的动作,给学生充足的鼓励。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文章内容回馈。如可借鉴师生共知的《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形象,赞美说“你的回答与司马光的聪明一样睿智”。教师应善于从回答中探讨思维过程。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发散学生的思维过程,增强思维碰撞。